璃誓 第四章 作者 ︰ 冬彌

景時一夜無眠,掛在頸上的項鏈溫度,似乎一直未曾與體溫同調,冰冰冷冷的像是在跟景時說著些警告。

至于是什麼警告,景時倒解讀不出來,只是那陣溫度讓自己心慌。

義經轉頭時的那抹眼淚與哀傷,一直壓在心坎上,久久未曾消逝。

從七歲開始,守候著他到現在……十六歲了吧,這麼多年的時間,他看過義經千百種表情,傷心、難過、無助、彷徨、害怕、認真、決心、開心、依賴、安心……

千千百百種表情,他都當成珍寶一樣的珍藏著,他以為他不會再看見,更讓他心動的表情了。

最令他心動的表情,在今夜之前,是第一次見面時,他對自己展現害怕與脆弱的那種表情,與那一夜,他的小手抓住自己衣角,喃喃念著「母親不要走」的那種脆弱無助的淚臉。

他以為不會再看見了,今夜卻見到了更動人的表情。

那抹眼淚,是最令他心動的表情,他幾乎要伸出手,抹去不存在于現在空間里的那顆淚珠。

到底,義經為了什麼要這麼晚來尋找自己,交給自己這串鏈子?

伸手將墜飾用食指和拇指捏住,放在眼前仔細的看著,似乎想從里面看

出些情感或跡象,只可惜徒勞無功,他一點也看不出來這個墜飾除了琉璃石的光澤之外,還包含了什麼。

嘆了口氣,他想永遠無法明白義經這個男孩。

瞅了一眼窗子,清晨的陽光照射進來,景時起身將鏈子塞回衣服內。還是去找義經問清楚好了,要不然自己在這里想破了頭,也是徒勞無功的。

當景時走到平氏大門前時,這才發現平氏里吵吵鬧鬧的,一點也不像平常的清晨。以往都是寧靜而和緩的,但是今天卻是一群一群的人,聚在一起交頭接耳,正事也不做了似的。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景時皺著眉,不解的看著眼前的亂象。

最後,景時決定問一問,于是他抓住了平日跟自己有些許往來的下僕,輕聲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景時大人,您是來見清盛大人的嗎?」下僕擔憂的問著。

「啊……嗯……」景時似是而非的回答。

「勸您最好不要現在,清盛大人此時怒火正燒,您進去一定會被牽連的,平日您跟源義經大人感情最好,一定會被清盛大人抓去盤問的。」下僕緊接著說。

景時有些不明白,為什麼跟義經有關系呢?「怎麼會跟義經有關?那孩子怎麼了嗎?」

下僕的雙眼瞪大,相當驚訝的樣子。「您不知道嗎?義經大人潛逃出平氏了,一早清盛大人的手下,就發現義經大人不見了,房里倒著兩具尸體,穿著義經大人跟弁慶大人的衣服……」

下僕說得口沫橫飛,景時卻只听到一句話——

義經潛逃出平氏了?

後來又听到尸體兩個字,景時立刻將下僕推開,而後奔向義經的房間,一路上匆忙著急的樣子,讓許多人議論紛紛,但是景時不在乎,他只想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自己一點也不知道這件事?義經不是一向最信任自己,什麼事情都告訴自己的嗎?

從什麼時候開始,義經的一切事情,不再是他一個人可以獨享的了?

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比以前更在乎義經的一切?

景時不明白,也不知道,他只知道這樣的事實讓他很難受,明明以前的他,是最了解義經的啊!

義經的房間前聚集了很多人,這樣的景象不禁讓景時想起,他們初次見面的情況︰牢房外圍繞了一堆人,只為了看一個從源氏帶回來的妖子;而現在大家聚集,只是為了看一個從平氏逃離出去的,源氏妖子最後的起居殘像。

有兩個人在義經的房間里,一個人平躺在被褥上,一個人倚靠在窗邊牆下。若不是那怵目驚心的暗紅色血跡沾滿了衣裳與地板、被褥,根本沒人可以分辨的出這兩個人是不是尸體,因為他們的樣子,跟一般要就寢的人無異。

兩個人身上分別套著義經跟弁慶的衣裳,若是從遠處看,根本就分不清楚是不是本人。

躺在被褥上的人背對著門口,根本無從分辨身份;而倒在牆邊的人則是將斗篷拉了上來,臉斜偏向門,自然更看不清楚了。

景時愣愣望著房間內的情況︰這是怎麼一回事?

接著他根據現場的狀況判斷、推敲,逐漸勾勒出清晰的影像︰

義經在跟自己道別之後回到這里,跟弁慶一起,換上現在躺在里頭那兩個人的衣裳,然後趁著黑夜潛逃出去,估計應該是跟那個黃金商人……昨天早上听父親說有黃金商人過來。

原來那個黃金商人並非外表如此單純!

原來義經昨夜的反常,都是事出有因……為什麼自己呆愣愣的什麼都沒有察覺到呢?義經平日不是這樣的不是嗎?有話直說、愛恨分明、自信滿滿,什麼時候他有過這樣子傷感、不安與猶豫了?

悔恨著自己昨夜的可笑,因為夜晚的關系,讓自己的知覺也迷糊了嗎?

突然之間景時覺得好無力,自己在平家的重心,好像突然被抽離了,頓時他不覺得自己該繼續留在這里,甚至,他對于自己的存在感到迷惑。

清盛大人在這幾年間變了,只要有眼楮的人都感覺得到。

他比以前更加殘忍、更加不擇手段,只要能夠達成目的,犧牲多少手下都在所不惜,這樣的作風已經讓許多人對清盛反感。

但畢竟平氏,還是天下第一大的勢力,待在這里不會比在其他地方要差,因此即使有再多不滿、再多反感,真正出走另覓主子的人卻極為稀罕。

世道混亂,覓個有勢力的主子,永遠比所謂的正義感與良知,還要更重要。

但是景時卻不這麼覺得,這些年間他對清盛的景仰,已然變成不齒,對于清盛的做法他不滿卻無法發聲,只能乖乖接受清盛的改變與殘暴,他有重要的人在這里,他無法因為自己的感受,而讓重要的人遭遇不幸。

一個是他的父親,另一個,則是義經。

景時沒有辦法讓無法上戰場的父親,獨自留在險惡的平氏里,他一旦出走,清盛等于失去了一個擅長作戰的人才,而且恐讓源氏增加一個崛起的機會,因此清盛一定會對父親下手,好讓他回來平氏陣營。

甚至更狠一點,他會解決父親來誘回自己,再鏟除異己,而景時絕對相信清盛會這麼做。

但景時也無法放下義經,那個老是用著倔強目光凝視自己,只肯把私密事情告訴自己的源氏男孩,那個讓自己掛念不已的存在,自從幼時兩人相識開始,景時就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更加在乎義經。

甚至到了跟自己的父親有相同在意心情的程度了。

因此,景時離不開平氏,他不能、也不願……但此刻,讓他不願離開的理由,已經不在了,剩下的,是令他身不由己的枷鎖。

眼淚,不可遏止的滑落……心痛……頓時失去了心中重要的事物,竟然如此折騰。

回到居所的景時,無力的靠著門坐在屋檐下,胸前一直無法與體溫同調的琉璃石,形成一個奇異的突起。

景時的右手伸到胸前,輕輕按住琉璃石墜子,冰冷的觸感,竟然透過了衣物傳到指尖上,就像那止不住的淚水,以及壓抑不了的心痛。

為什麼不告而別?為什麼留下這樣的贈禮?為什麼不再將他當成唯一?為什麼讓他心痛!

何苦讓我心痛至此?源義經,這是你特有的道別方式嗎?

景時找不到答案,義經突然從生命中消失,讓他倍感無力,有如痛失愛人。

淚水,不停滑落……

義經在商隊的掩護下,成功的逃出了平氏的重重包圍,在平氏所不知道的地方,義經到了熱田神宮(注二)。

商隊行走到這里也差不多天黑了,吉次信高命令眾人將物品卸下,並在這里覓得一處可供休憩之地。在吉次信高的安排之下,義經與弁慶住進了熱田神宮,最深處的房間。

若是追兵來到了,也有人可以先行進去通報,掩護義經主僕離開——這才是吉次信高這一次拜訪平氏的主要目的。

在簡單的用過晚膳之後,義經跟弁慶回到了今晚要住宿一晚的房間。

弁慶坐在窗戶邊抬頭望著月亮,今夜的月是細得幾乎要看不見的新月,四周的星光都比月亮來得搶眼。弁慶很喜歡在月下賞月,縱使他賞的不是月。

義經卻沒有這樣的閑情逸致,他正坐在床邊,低著頭似乎在沉思著什麼。

心思如同今夜的月,細密得讓人幾乎要瞧不見構成的線條,也無法猜中義經心底醞釀著的,是什麼樣的光芒。

弁慶微微撇過頭看著義經,他在他的眼眸中瞧見了思念。

「忘記他可能會好過一點的,義經大人。」

弁慶輕輕柔柔的開口,他知道義經正在思念什麼人,他一直都知道的,如同他自己一樣,他也思念著一個人,只是那個人心里始終沒有他的駐留地。

即使如此,他未曾停止過思念,只想念著便足夠。

義經抬起頭看著弁慶。

這樣的道理他何嘗不明白?

只是,要記得很難,要忘記更難,已經深深在心底扎根的身影,不是那麼簡單可以說忘就忘的,義經覺得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抹笑,那道目光,與那抹亮眼美麗的動人藍色。

那些屬于那個男人的一切,他會永遠記得,即使未來浴血焚身。

緩緩的,義經很慢很慢的搖了搖頭,他無法、也不願,他想永遠思念著。

弁慶嘆了口氣,離開了月亮之下的那片窗,走到義經身畔緩緩坐下,卻一句話也不說,只是陪伴著義經,讓他知道自己不寂寞……他只能做到這樣了,其他的他無法、也不知道該如何給予。

義經想念的男人,畢竟不是他弁慶啊!

義經無意識的將手擺在自己的太刀刀柄上,握緊又放開、放開再握緊,連自己都不知道這樣做的意義。

也許只是一種習慣,孤單時總會抓著最掛念的人的東西一樣,他借著這樣的動作,來想念著那個男人。

這是人都會有的表現,此時在平氏陣營里的景時,手里也正握著一樣,原本屬于義經的東西——

那條琉璃色的墜子,義經離去前給予他的最後禮物。

兩人也許正在相同的月光下,被同樣的月亮,浸沐著相同的思念之情吧,但是彼此思念彼此在意的心情,對方是否真的感受得到呢?也許根本就不知道吧,就這樣任憑思念之情蔓延,然後心痛,淚落。

大抵,這就是愛情最美麗的畫面。

弁慶原本沉靜不語,突然他听到有腳步聲往這里接近,雙眼立刻張開,警戒的望向門口,義經也察覺到不對勁,手緊緊的握住太刀,準備隨時拔刀,只要來人不是吉次信高的相關人等的話……

門被拉開的一瞬間,義經立刻將太刀放開,他認出來者是吉次信高。

「義經大人,有位大人說想見見您……」吉次信高的語氣有些欲言又止。

義經有些疑惑的看著他,弁慶也充滿了疑惑。但是隨後,義經瞪大雙眼,看著吉次信高身後的人影,他從微亮的燭光中,瞧見了那個人的身份!

那人身上穿著貴重的服飾,純白色袈裟顯示他是已出家的僧人,但唯一不同的是,那袈裟的雙袖上,繡著一個像是家徽的符號,義經靠著那兩朵家徽,認出了他的身份——那是藤原季範的家徽!

藤原季範是義經的父親,源義朝正室「由良御前」的生父,與源氏的關系匪淺。

「果然是義經大人,您還記得家父嗎?」那人掛著笑靨,站在門外對著義經行禮。依照輩分,他略小于義經,理應向他行禮。

義經立刻起身迎上前,這位僧人是小時候,曾經陪著他玩游戲的小弟弟,也是季範的麼子,因為年紀與他最為相仿,所以即使只陪過一次,義經仍然對他最有印象,想不到會在這里相逢,這對義經來說是最讓他欣喜的禮物。

重逢的故人立刻在這小斗室中,聊著這些年來的一切,當然也聊到了義經從平氏出走,要前去奧州投靠藤原氏的事情。

那僧人點點頭,很能理解的笑著。對于清盛的作風他也略有所聞,只能說他不是很能苟同平氏的做法。

隨後話題突然轉移到了義經的年紀,此時義經才想到一個相當重要的儀式他沒有完成——元服,男子在十六歲時的成年禮。

但是義經忘了這回事,他已經被周遭發生的事情給亂了時序,忘了自己尚未元服。

「這樣子啊,義經大人還沒有進行元服……但是您這樣子到藤原氏,相信已經過了元服的年紀吧,這樣子似乎不恰當……」

僧人苦惱似的撐著下巴自言自語。

義經倒不在意,他對于這些禮節的瑣碎事項,一直都不比弁慶細心,也有些無所謂。

弁慶也在一邊露出苦惱的表情,義經看了一下弁慶,又轉回來看著僧人,發現這兩個人還真有點相像,尤其是苦惱時的表情。

于是,義經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不如這樣吧,元服一向是由家族當中有威望的人,來擔任給予烏帽子的角色,家兄正好也在這間神宮里。明日義經大人要離開前,我會通知家兄,請他擔任義經大人元服的主持者,不知道這樣子義經大人可以接受嗎?」

這下子可沒讓義經反對的余地了。

他都還沒說話呢,弁慶倒是先一步的沖上來,滿臉感激的直喊︰「太感謝您了,藤原大人!就這樣子吧,請代替義經大人向令兄問好,明日一切就拜托藤原大人了!」

這下子義經什麼話都不能說了,弁慶的表情表明了不許他反對。

事情就這麼定了,次日動身前,義經就在熱田神宮,在藤原季範的戚族與吉次信高的注視下,完成了人生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轉戾點,由藤原氏長子親手將烏帽子交予義經,並替義經起了個名字。

那時起,源義經變成了源九郎義經。

那時起,他知道了自己該背負的責任,就是盡全力封平,替逝去的父親報仇,也保護自己最重要的人。

那一年,源九郎義經十六歲,娓原景時二十四歲,頭一次,他們知道了什麼叫做思念。

注二︰熱田神宮,位于現在日本的名古屋地區,歷史相當悠久,在日本最早的古書當中亦有記載,它的有名仰賴著一樣神器。它奉祀著歷代天皇承傳的,象征皇位繼承的三件大寶、三種神器之一的革剃神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璃誓最新章節 | 璃誓全文閱讀 | 璃誓TXT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