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仇門 第二章 歸洛陽尋覓親 作者 ︰ 秋夢痕

這爺倆得了得闐玉之後,又原路回了高昌古洞。

石中玉道︰「爹!咱們馬也有了,玉也有了,什麼時候進關哪?」

「怎麼?你急啦?哪好,咱們明天就走!」

「爹!明天?」

「怎麼?你不是急麼?你既然急,明天走不更好麼?」

「爹……」

「你這兒還有牽腸掛肚的事兒事!」

「爹!咱們明天就走,難道您連徒弟都不交待一聲嗎?」

「用不著,有道是,緣到則聚,緣盡則散,我不見她.省得她哭天抹淚的,讓我難受,反正我這回能生入玉門關,說什麼也不再回來啦!哈哈哈哈!」

「爹……」

「爹逗你玩的.我在新疆還得辦件大事呢!少說也得個把月,明天你去會阿花吧!辦這事我一個人就行啦!」

「爹!您還要辦什麼大事?」

「小子!你知道新疆除了產玉之外,還有什麼特產?」

「爹!除了和闐玉之外,還有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瓜呀!」

「你小兔崽子就想著吃,回王府還出香妃呢!從不往正路想,小渾蛋!」

「往正路想?新疆還有啥特產?」

「你真混蛋哪!在天山住了十八年啦!連這兒的特產都不知道!」

「噢!爹!我想起來啦!」

「想起啥來了?」

「天山特產‘雪蓮子’!」

「你這渾子小,不罵就是不會用腦筋,不錯,天山雪蓮子,是極其珍貴的藥材,以後我又不打算再出關,要不采些雪蓮子留著救人.以後就沒機會啦!」

「爹!我跟您一起去采。」

「你不要去會阿花嗎?」

「爹!等采了雪蓮子再會她也不遲,您真要不再出關,我知那雪蓮子產在啥地方。有必要時,我好再來采。」

「好吧!明天跟我上巴里坤湖。」

吐魯番的熱,巴里坤湖的冷,在新疆是有名的,巴里坤湖附近,因為終年氣溫極低.所以在陰山背後懸崖絕壁上,才產雪蓮。

這爺倆到了巴里坤湖附近了,因為他們爺倆全有一身精湛的內功,對這兒的冷,還能撐得住,要是普通人,早凍成冰棍啦!

他們在巴里坤湖的陰山背後,絕險之地,足足找了十多天,才在一個罅隙中,發現了一株雪蓮.長了兩個蓮蓬。

石中玉道︰「乖乖!找了這麼久,才只發現了一株啊!」

「你小免崽子知道什麼?這是咱爺倆天大的福緣,才十多天就發現了,而且是雙蓮蓬,運氣不好的,找上一年,也不用想踫上一棵蓮蓬子,這兩支蓮蓬,足有三十棵雪蓮子,你看它長的那個地方,怎麼采吧!」

石中玉再仔細看雪蓮生的位置,還真絕,這罅隙寬不足一尺,可是黑呼呼地深不見底,而它又生在距山頂一丈有余之處,用壁虎功也下不去,還真難采,可是他最後還是想出個辦法!他道︰「爹!您在上面,抓住我的兩只腳,我倒灌臘腸,頭下腳上,雙手前伸去采。」

匡老爺子想了半天,除此實無他法,只好抓著他的兩只腳,讓他沿罅隙而下。

可是他整個身子全下去了,雙手還離雪蓮蓬還有五尺多呢!

這可怎麼辦?總不能功虧一簣呀!于是匡老爺子一咬牙.用兩只腳背,釣住罅隙的兩邊,也是倒灌臘,把身子放了下去,石中玉雙手這才抓住了雪蓮蓬,采了下來。

怎麼上來呀?匡老爺子作了難啦!

石中玉在下邊倒吊著,不好受哇!大聲道︰「爹!我采到啦!」

匡老爺子一狠心道︰「小子,把蓮蓬叼在嘴里。」

石中玉照做啦!匡老爺問︰「叼好了沒有?」

石中玉嘴中叼著東西,沒法回答,只能哼哼兩聲。

「小子听著!雙手抵住罅壁,抵住了麼?」

「哼,哼,哼!」

「雙手向上倒!」匡老爺子的雙手則由他的小腿、大腿往上拔,直到抓住了他的腰帶才道︰「小子,雙腳分開.往上倒。」

匡爺子抓住他的腰帶,他則手腳並用往上倒,直到他的雙腳已出罅隙,匡老爺子才雙手一用力道︰「上去!」把他給甩了上來。

石中玉一看,匡老爺子還雙腳倒吊,掛著呢!他又把匡老爺子拉了上來。

乖乖!他倒不怎麼樣,匡老爺子衣服全濕透了,跟從水里撈上來的一樣。

石中玉叫了聲「爹」,送上雪蓮。

匡老爺道︰「你帶著吧!」

這爺倆才喚來紅鬃馬,踏上歸途。

他們爺倆又回到了高昌古洞。

翌日一大早,石中玉就騎著紅鬃馬,去了吐魯番找阿花。

阿花一听師父、師兄要回關里去,哭的跟淚人兒似的。

阿花她爹,阿哈買提江,一听他們父子要回中原,感念匡老爺子這麼多年對女兒授藝之德,立刻備了全羊席.宴請他父子倆,並邀了很多親友作伴。

匡老爺子一到阿哈買提江的家,見徒弟阿花兩個眼都哭腫了,而且腫得跟核桃大,不禁笑彎了腰,阿花忍著淚,叫了聲「師父」,可是還在怞噎。

匡老爺子笑道︰「阿花呀!你真舍不得師父進關麼?」

「不對吧!我看你不是怕我進關,是怕我。」說著-指石中玉道︰「跟我一起去吧!」

阿花一面怞噎,一面點頭。

他這話一說完,滿屋子的人全哈哈大笑,只笑得小阿花的臉,跟紅布一樣。

匡老爺子道︰「阿花過來,師父這次進關,這輩子不會再回來了,你讓我好好看看!」

阿花一听師父說這輩子不再回來了,哇的一下子,又哭了。

匡老爺子道︰「別哭,別哭!我老頭子不回來了,可是小兔崽子還要回來呢!」

阿花一听,馬上不哭了.問道︰「師父,您說師兄還會回來?他來干啥?」

「回來娶媳婦啊!」

「娶誰?」阿花不自覺的問了一句。

「你說呢?」

這一來,阿花躁得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

匡老爺子鄭重向阿花買提江道︰「老弟台,我問你,你們族可有一個男人可以娶四個媳婦的規矩?」

「不錯,我們族是有這個風俗。」阿哈買提江答道。

「老弟台,我先說下,在伊犁我已經給小渾球訂下了一房,你的阿花可願意也嫁給小渾球?」

「老爺子,我早把中玉當成過門的女婿啦!」

「那就好。」

他們說到這兒,阿花反倒-捂臉,溜了。

石中玉這小伙子呢?也跟著溜了出去。

兩個人全溜出去,講了些什麼?咱們局外人,可就不得而知啦!

大伙大一塊兒,又熱鬧了幾天。

匡老爺子道︰「中玉有不共戴天之仇待報,我打算明天就帶他進關,至于他的婚事,我打算等他的仇家有了眉目,就叫他出關成親,好在我們有匹良駒,他隨時可以兩邊跑啦!」

大伙又隆重地為他們爺倆餞行。

翌日,爺倆上路了。

按說他們住在高昌古洞.地近吐魯番,進關應該走北絲路,經七角井、哈密、星星峽到安西,可是到哈密之後,匡老爺子說了︰「想當年,我背著你逃出來的時候.因為怕有人追入玉門關,咱們得繞敦煌一行。」

「爹說怎麼走,咱們就怎麼走,不過孩兒不明白,莫高窟有啥好看的?」

「一般人看是沒什麼啦!不過老爹我是不第書生,那可就不同了,它不但是文化寶庫,而且還是藝術之宮呢?」

「噢!原來如此,那爹,咱們該怎麼走啊?」

「往南,一直往南,沿庫魯河一直往南,到南絲路。」

他們到了南絲路的巴什格拉克,向土人-打听,原業往東不遠就是玉門關啦!

昔人王之渙有出塞詩曰︰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他們爺倆到了玉門關,石中玉忽然叫道︰「爹!這兒為什麼叫玉門關?」

「為啥叫玉門關?問你呀!」

「問我?我哪知道哇!我要知道也不問啦!」

「咱們身上全帶的是啥呀?」

「啊!玉!噢!孩兒明白了,原來這個關是專門進玉的呀!」

「不錯,當年因為內地的玉,全是來自西域,又全經這進入,所以它就叫玉門啦!」

「爹!古人說的不錯,行萬里路如讀萬卷書,如不經過這兒,我一輩子也不知道它為啥叫玉門關呢!」

他們過了玉門關,就到敦煌啦!

敦煌!

是絲綢路上一度輝煌的古城.曾被稱為瓜州、沙州。建郡已有兩干多年的歷史了。

敦煌以「雪山為城,青海為池,鳴沙為環.黨河為帶,前陽關而後玉門,控伊西而制漠北,是全陝之咽喉,極邊之鎖龠。」

至于「敦煌」二字的含義,據漢應劭和解釋是敦,大也;煌,盛也。多少年來,敦煌是絲綢路上的軍事重鎮,也是政治、商業、文化和藝術的中心。

他們一進敦煌,匡老爺子就說了︰「這下子可好了,在新疆這麼多年,天天‘饃餅、羊肉、酸女乃酷’,整天胃里冒酸水,這回可得好好的祭祭五髒廟啦!」

他們找了一座飯館,館子不大,老板兼跑堂伙計,老板娘下廚,文君當灶。

老板見有客上門,忙上前招呼,當二人就坐之後,老板笑道︰「老客官,您這麼大歲數,還往關外跑啊!」

「咳!掌櫃的,老朽當年有不得已的苦衷,才往關外跑,沒想到,-晃就是二十年,今個總算不錯,活著回來了,不過這些年可苦了我的胃了,你們這兒有什麼內地好菜麼?有什麼盡管端來,我也好慰勞慰勞我的胃啦!」

「老客官說笑了,您即使吃膩了關外菜,我們這兒還有兩個現成的蹄膀,爛得很,給您來一個。」

「干脆,兩個全端來吧!有什麼下酒菜麼?」

「有炒肝尖,炒腰花.涼拌肚絲。」

「好,好,-樣來-個,再來幾斤好酒!」

「老客官放心吧!我們這兒賣的可全是酒泉來的上好葡萄釀。」

「不過掌櫃的,我先說下,我們可沒帶銀子.在新疆全是以貨易貨.銀子根本不用,我們只帶點貨。」

「新疆來的老客,都是這樣,他們大多都帶得有玉石,您二位大概帶的也是玉吧?」

「不錯,我們帶的也是玉器,這兒能換麼?」

「行!二位只管先吃,吃完了咱們再換!」

「好!快上菜吧!」

老板在他二人面前,先放了碟子、筷子。

石中玉從小在新疆,跟新疆人一樣,吃抓飯,飯前一定要先洗手,可是從來沒見過筷子,如今見老板不給倒水淨手,在桌子上放了碟子和兩根小竹棍,奇怪問道︰「爹!他這是干什麼?不淨手怎麼吃?」

匡老爺子笑道︰「這里風俗跟關外不一樣,這兒吃飯是用筷子夾,不用手抓!」

「爹!什麼是筷子?」

「就是你面前的兩個小竹子棍啊!」

「這兩支小竹棍,怎麼吃法?」

「等下你看我怎麼使用,跟著學。」

老板先把兩個蹄膀端上來了,還帶了-大壺酒。

匡老爺子從小包袱中,取出了兩只白玉杯,倒滿了紅紅的葡萄酒。

老板一見他這兩只玉杯,眼就一亮,心說.等他們吃完,我就跟他換這玉杯,這下子可逮著了,每只玉杯,最少也值一百兩白銀。

匡老爺子道︰「小子,喝酒!」

石中玉端起玉杯,一口就干了,可是喝下去直皺眉。

匡老爺子問道︰「怎麼?不好喝?」

「您嘗嘗就知道啊!這哪叫酒,酸不拉嘰的!」

都沒有,吐魯番是葡萄故鄉,那兒的葡萄酒,當然比別處強多啦!你不喜歡喝,我一個人喝,你吃肉吧!」

石中玉眼睜睜地看著兩大盤蹄膀發愣。

「你怎麼不吃啊?」

「爹!怎麼吃?」

「用筷子啊!」

「你還沒教我呢!」

「噢!哈哈哈哈!看仔細!」他拿起筷子,夾了一大塊瘦肉.送入口中,一面嚼,一面連呼過癮。

石中玉見老爹用兩個竹棍,捏在手中運用自如,一夾就是一大塊瘦犍子,他也照著做,可是那兩根小竹棍,就是不听指揮,在蹄膀上戳來戳去,就是沒辦法。

匡老爺子看他實在沒法用筷子,才叫掌櫃的打了盆水,讓石中玉淨了手,抓著吃。

石中玉肘子一入口,就-愣,三嚼兩嚼,咽下去道︰「爹!這是什麼肉?這麼好吃!」

「好吃麼!」

「好吃!」

「你好好練練使用筷子吧!漢人不會用筷子,那可是天大的笑話啦!」最後是大米飯,石中玉還是老辦法,把菜、飯混到一起,吃他的抓飯。

飯罷!該算帳了,連酒帶飯,一共四兩八錢。

匡老爺子拿出-只綠玉鐲子問道︰「掌櫃的.它值多少銀子?」

掌櫃的拿過去-看.真正和闐上等翠玉,論價值,最少也值三五百兩,可是他早想留他們那兩只玉酒杯啦!于是笑道︰「老客,這只鐲子,比那兩個酒杯貴,小號沒錢收,您好不好用那兩只杯子換?」

「嗯!鐲子是比較好,不過哪酒杯是位朋友送的紀念品,不便交換,你還是看看這鐲子值多少吧?」

老板心眼一轉道︰「玉,現在這地方也沒行市,我只能算它二十兩銀子!」好,不信你把他的心扒出來看看,準是黑的。

匡老爺子二話沒說.道︰「蠔!就算二十兩吧!扣除我們吃的,還有多少,找給我們吧!」

老板這下子樂啦!嘴要沒有耳朵擋著,能咧到脖子後頭去,他忙著去找錢。

石中玉道︰「爹!這麼好的玉鐲子,只值四頓飯錢?」

「咳!孩子!錢財乃身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又何必不兒科.斤斤計較呢!何況他在兒開店,也難得踫上一回.所謂十年難遇個閏臘月,大方點啦!」

妤!就因爹這番話.改變他-生的理財觀念,出手大方,交遍了天下朋友,成了江湖大哥大中的大哥大。

老板把多余的錢找來了,這爺倆開始大逛特逛地逛開了「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敦煌東南,三危山與鳴沙山之間的峭壁上.南北長一千六百一十公尺。

據文獻記載,前秦建元二年,古僧人樂尊,行止此山,忽見金光照耀,狀有千佛.于懸崖壁鑿了第一個窟籠.而使其成佛教聖地。

此窟歷經十六國、南北朝、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不斷開鑿,形成了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偉的石窟群。

洞窟至今保有四百九十二個.壁畫有四萬五千平方公尺,彩塑兩萬兩千多身.如果把這些藝術品排列起來,可以布置成一個長達十三公里的畫廓。

莫高窟的彩塑,有高達幾十公尺,雄偉渾厚的高大塑像,也有的只有十至十幾公分,精巧玲瓏,其藝術造詣之深,想像力之豐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這爺倆鑽入洞窟之後,匡老爺子取出夜明珠之後,洞內大放光明,他指著洞內壁畫道︰「中玉呀!你仔細看看,這是哪個朝代的作品哪?」

「爹!您只教過我古文跟詩、詞、歌、賦.又沒教過我繪圖畫畫,我哪知道哇!」

「以前沒東西可教.我叫你仔細看看.現在教也不遲啊!」

「爹!我看什麼嘛!」

「你看這筆法,粗獷豪邁,應是北魏的作品。」

石中玉又看了一幅,繪的是宮中仕女圖.每個人都有些個暴露的部分,人也肥嘟嘟、胖乎乎的,問道︰「爹!您看,這是哪朝的?」

「由裝束上看,應該是唐朝的仕女圖,你仔細找找,看上面有沒有年號?」

石中玉仔細一看.果然左下角有貞觀四年仲夏字樣。

他們接著往別的洞窟去看.彩塑都是佛像.而壁畫則應有盡有,有古代的狩獵、耕作、音樂舞蹈、婚喪嫁娶等生活的描繪,也有古代城垣、廣場、宮殿、寺廟、塔台、亭閣、街市、店鋪,民居、園林、橋梁等的描述。

反映了當時的平面配置、結構特征、處理手法、作風格調和建造方法,尤其是「五台山圖」最為精采。

這爺倆看完了所有洞窟.天色已晚.又去到了主敦煌上午吃飯的那家飯店。

老板一看,冤大頭又來了,忙道︰「老客官,您二位怎麼還沒走哇!吃飯了沒有?」

匡老爺子道︰「肚子還在唱空城計呢?有吃的快點搬來吧!」

老板很快弄來了飯菜,他們一面吃,匡老爺子跟老板道︰「掌櫃的,咱們商量點事。」

「老客官,什麼事?」

「我們想在你這兒借住一晚,多少錢.我們照付。」

老板雖然黑心,但白天那只鐲子,是賺了人家幾百兩,再也不好意思拿他們當呆子,亂敲竹杠子.笑道︰「老客官只管住下,反正房子空著也是空著,免錢啦!」

這爺倆住下了.晚上同老板聊天,匡老爺子問道︰「掌櫃的,你們敦煌,除莫高窟以外,還有哪些風景與名勝古跡呀?」

「您問名勝古跡呀?那可多嘍!就在莫高窟外就有個‘透明牌’,您們看了什麼?」

「沒有,在哪兒啊?」

「就在洞窟外面.碑亭里呀!它還有個故事呢?」

「啥故事?說來听听!」

「是這樣的,相傳大業十九年,于闐王到千佛洞敬香,敬完香之後,對主持和尚.海天法師道︰‘我要獻-玉碑。’說著就叫隨員抬上玉碑,海天和尚一看,足有高五尺,寬一尺的極好淺綠墨玉,于是海天和尚就建了一個玉碑亭,供了起來。

「不知過了多少年,進香的人,模來模去,就把這玉碑模亮了,跟鏡子一樣,大伙就全來照一照,誰知,照出來的不是人像,而是動物的影子,後來有人說了,這是人的本像,于是來照的人就更多了.全想照一照.自己是什麼變的。

「後來敦煌來了一位州官,听了很好奇.就叫衙里的人去照,照過之後,大伙說有的是狗、有的是貓、有的是豬、羊、雞、什麼都有,他自己也想去照-照,可是又怕照出來不是東西.被人恥笑。

「于是他叫跟人全退到五丈之外,只留妻子作陪,結果一照,哇!原來他是頭叫驢(公驢),他氣得不得了,可是他老婆卻笑了.道︰‘你可不就是一頭叫驢’!

「州官不解的問道︰‘我怎麼像叫驢呢?’」

「州官太太用手指戳了他一下子,道︰‘你那活兒,可不跟叫驢一樣麼!’這爺倆听了他這個葷笑話,被逗得哈哈大笑.笑夠了,匡老爺子問道︰「還有麼?」

「有!多得很呢!我們敦煌有八景,最有名的像‘沙嶺楮鳴’、‘月泉曉澈’和‘危峰東峙’!」

「有典故麼?」

「有哇!每處全有典故呢!」

「好!哪你先說說沙嶺楮鳴有啥典故,讓我們听听!」

「是這樣的.相傳以前這兒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火辣辣的太陽,把流沙曬得滾燙。行人苦不堪言,有一天,碧波仙子去瑤池赴會,經過這里,看到這一切,同情心油然而生,于是大發慈悲,從身上取下-顆明珠,拋了下去,立即化為-股清泉,水又清又甜,救了許多行人,人民感念不已,就修了一座娘娘廟.四時香火不絕。」

「這一來,可惹惱了沙神離多,立即施法調來幾十座巍峨的大沙山,立即把小泉包圍起來,這一帶行人,又陷入苦難之中。」

「碧波仙子,瑤池會後.又經過這里,一見這情景,知是沙神離多和她作對,只好去至月宮找嫦娥姐姐幫忙。」

「嫦娥問道︰‘這忙我怎麼幫呢?’」

「碧波道︰‘只要姐姐把月亮代來一用,化一月形湖泊,水一多就再不怕離多的沙山’。」

「現在正好是上弦月,月亮沒圓,只是彎彎的-個月牙兒,于是月亮化的小湖泊,就成了月泉啦!」

「沙神離多一看,怕他的沙山被泉水沖毀,只好跑到雷神那兒借雷,雷神借給他十萬雷霆,但有限制,只準壓住沙山不被泉水沖跑,不準作孽,于是月牙泉和雷壓住的沙山,就成了名揚天下的名勝,當人們從沙山上滑下來的時候,就可以听到隆隆的雷聲,所以叫‘鳴沙山’。」

匡老爺子問道︰「那‘月泉曉澈’呢?」

「是這樣的,因為月牙泉外面有鳴沙山壓著,水位老是不穩定.有時高,有時低,相傳水位高時是吉兆,水位低時,是惡兆,有-年,水位快降到底啦!大伙全慌了,于是供禮向娘娘廟焚香祈禱。」

「這時附近的瓜田,瓜身都枯了,只剩了一株,種瓜老漢沒法子,只好每天到月牙泉弄點澆這唯一的秧苗。」

「這天來了一個和尚,要買瓜,種瓜老漢說︰‘瓜秧全枯死了,哪兒還有瓜呀!’」

「和尚問道︰‘難道一株沒剩?’」

「‘剩倒是剩了-棵!’」

「‘結瓜了沒有?’」

「‘結是結了,但還沒熟!’」

「‘好!我就買這個瓜,我出二十兩銀子.但我有言在先,每天你要澆三次水,更重要的,是任何人不準踫一踫!’接著,和尚先付了十兩銀子定金之後走了!

「老漢天天挑水澆灌,眼看這瓜天天長。就快熟了.非常高興,誰知,這天他有事要進城,特別叫小孫子來看,交待任何人不許走進踫瓜。誰知,小孩天性.你越不叫動的東西,他非想法子動一動不可,結果,他在瓜上輕輕地模了一指。」

「瓜熟了,和尚來取瓜,誰知.他一看就顏色大變。嘆口氣道︰‘老漢,你壞了回鄉的大事了,這瓜有人動過啦!」

「老漢不服道︰‘絕對沒人動過’!

「和尚指著瓜上的一個小手指印道︰‘你看,就這一指頭,使月牙泉水淺了三尺,天意,天意!’于是他把瓜切開,原來里面是-把金鑰匙。

「這時回鄉老全來了,和尚就把金鑰匙扔入泉中,就見水位逐漸漲了起來,可是怎麼也漲不到原來的地方,低了三尺,古老相傳說是‘金瓜開泉’啦!」

石中玉這時哈哈大笑道︰「掌櫃的,你這真是閻王爺出告示,鬼話連篇哪!」

匡老爺子斥道︰「小兔崽子!你想挨揍啦!」接著轉對老板道︰「掌櫃的,別理他,你接著說‘危峰東峙’吧!」

「老客官,是這樣的,唐朝是莫高窟繪制壁畫的最盛時期,大畫家吳道子,應邀來敦煌,由丹青手白晉成負責接待,他看遍了千佛洞的壁畫,見壁畫輝煌,五彩繽紛,贊不絕口。

「在千佛洞中實施繪畫的高手,見大畫家吳道子蒞臨,就與地方紳士聯合邀宴.酒是上好的佳釀,雖然他是海量,可也架不住眾人你一杯我一杯的輪流敬酒.結果喝了個暈天黑地,不亦樂乎,這時大伙共議,請他為敦煌留下墨寶。

「他暈暈乎乎,搖搖晃晃,也不用筆,也不構思,抓起桌上的一塊抹布。蘸了顏料,就在紙上一陣亂抹。抹完之後.就往太師椅上一倒,酣然大睡了。

「等過了兩百年之後,白晉成的後人白富貴,家道中落.一貧如洗了,只好把老祖宗白晉成的一箱子古畫拿來變錢度日,等畫全賣了.就剩吳道子這張抹布畫沒人要.因為大白天看它.簡直哪是畫啊!就像一張抹布嘛!

「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兩口子天天吵架,就在中秋這天,他們又吵起來了,他老婆-腳把那破畫箱踢翮,誰知,出一個奇跡。

「吳道子這幅抹布畫,上面盡是晶瑩閃亮的星星,密的密,疏的疏,濃的濃,淡的淡,遠遠近近,層次分明,一時屋內,大放光輝。最亮的-顆,好像天上的月亮。

「這一來,兩口子狂喜,打開門戶往外一看哪!明明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卻是一片漆黑,原來是星星月亮,全跑到這幅畫上來了,當他們把畫卷起來時,星星月亮又出來了,白富貴這才知道吳道子留的是幅寶畫。

「所謂‘英雄志擎天’.難解餓呀!沒蚌押不行啊!寶畫也得賣了換錢吃飯哪!

「正趕上敦煌太守也是酷愛書畫之人,就給了他三千兩銀子,把寶畫買了去,連夜打開觀賞,誰知同昨天一樣,打開,星星月亮又全跑畫上來了。

「太守一想,這不行啊!天上不能沒有月亮星星啊!于是又把白富貴找來.研究對策!

「白富貴道︰‘畫聖留下寶畫決不會貽害鄉民,這畫一定有蹊蹺,咱們仔細找找!’「二人仔細找來,果然在畫上找到了米粒大小的字,看過之後,原來是一首詩,于是寫了下來,詩曰︰

起色見功夫,

拱手多蹉芫。

星象著日月,

墩頭坐白虛。

「這位太守,乃兩榜進士出身,肚子里面有真才實學,看了看,知是藏頭詩,第一個字是‘起拱星墩’。

「太守恍然悟,立即命人在敦煌城東白虎灘,修了一座拱星墩,以後夜里再打開看時,星星月亮就不落啦!這就是‘危峰東峙’的由來。」

爺倆听他說了這麼多掌故,天也不早啦!于是分頭入睡啦!

翌日,天一亮,匡老爺子就同石中玉上路。

石中玉在路上問道︰「昔日您教我唐詩時.王維有‘渭城曲’是︰

渭城朝雨邑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說是陽關乃南絲路的要沖,咱們回來也走的南絲路,怎麼沒見陽關呢?」

「孩子!陽關乃是古道,在敦煌西南百三十里,如今已成為廢墟啦!傻小子,上馬走吧!」

爺倆沿南絲路而行,因為馬快.百十里路不多久就到了絲路南北分道的岔路口安西縣了。

一進安西.就听大風呼嘯,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鬼哭神號。

爺倆好不容易才模進了一家客飯店.店門上掛了厚厚的門簾子,一進門,石中玉就道︰「喝!好大風!」

這時跑堂的伙計過來了,笑道︰「客官.外地人吧?」

石中玉-翻白眼道︰「當然嘍!」

伙計仍笑著說︰「您沒听說過.嘉峪關外有三絕麼?」

「三絕?哪三絕,我沒听說過,你能告訴我麼,也好讓我開開眼界。」

「您客氣,所謂關外三絕,就是咱們這兒的風,和吐魯番的熱和八里坤的冷啊!」

「這就是三絕呀!承教,承教。」

「客官,您別瞧不起安西的風,我們安西人向有一年一陣風的說法。」

「-年一陣風,那怎麼個刮法呀?」

「怎麼刮.由年初一,一直刮到年三十。」

「啊!-陣風刮-年哪!」

「可不是麼!往往眼前-座沙丘,可是風刮過之後,能立時變成了座高大的沙丘,人畜要遇上這個景,隨時有被活埋的危險,所以西北人要提起安西的風啊!準能聞風色變!」

「乖乖降的咚!這麼說,今兒個的風還不算大呀!」

「當然了,大風你們有到這兒麼?哈哈哈哈!」

匡老爺子問道︰「小二哥,小老兒在書本上曾看過,安西在西漢時設有淵源、溟安、度至三縣,晉時設晉西四郡,轄有八縣,唐改瓜州,這兒以產瓜聞名,要是這樣.還怎麼產瓜?我記得蘇履吉的‘古城遠眺’詩︰

雉堞迷離映夕陽,

城西原是古敦煌,

榛苓已作今時暮,

禾黍準懷故國傷。

最羨三秋呈霽色,

依然四邵鎮岩疆,

閑來縱目荒郊外,

一陣清風晚稻香。

他把這兒形容的滿好嘛!怎會變成這個樣子?」

「咳!老客官啊!哪是以前啦.後來因為流沙移動,把水渠良田都淹沒了.如今只剩了曠野蒼茫.土城兀立啦!」

這爺倆在小店中用過飯,住了一宿之後,翌日一早又往東而去,不一刻到了玉門縣。

石中玉問道︰「爹!前面有個玉門關,這兒怎麼又出來了個玉門縣?而且兩地還相距了好幾百里呢!」

「我也不知道為啥!不過前些年左宗棠路過時.築路植柳,長達五千里。」說著猛見城門前有一石碑.忙道︰「中兒你看,那碑上刻的是啥?」

石中玉一看,上面刻的是︰

昆侖之墟,積雪皚皚。

杯酒陽關,馬嘶人泣。

誰收春風.千里一碧。

勿剪勿我,左公所值。

他看完這碑之後.用目四尋.忽又見一碑,刻有七言絕句一首,上面刻的是︰

大將西征人未還,

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渡玉關。

他看完之後,道︰「爹!這兩個碑文,全是對左宗棠的歌功頌德,不過他們把這玉門縣,當成玉門關啦!」

這爺倆一馬雙跨.過了玉門縣,就到了長城終點一一嘉峪關啦!

嘉峪關,始建明洪武五年,關城雄峙于嘉峪關上.南面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面-片茫茫戈壁灘.關前有-條清清泉水.灌溉著千頃良田.青綠-片.幾百年已稱為「峪泉活水」而列為蘭州勝景。

關城平面呈梯形,有東西二門,東曰光化,西曰柔遠.上面均有城樓,為三層之歇山頂.結構精巧,氣勢宏偉。

關城外面,立有一「天下雄關」之石碑。

嘉峪關不但設計精美,尤其材料計算之精準,至今世無其匹,施工完成.僅剩了一塊城磚,被放置于重磁小樓上.以做紀念。

行人出關前,往往以石子拋擲關牆,民間傳說,擲石無聲,則出關難望生還,故有一首民謠曰︰「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干,向前看.戈壁灘,向後看,鬼門關。」

匡老爺子此時感嘆道︰「當年我帶你出關時,也擲石無聲,沒想到,今天居然生還!」

「爹!其實這都是迷信,您想.當年您是位文弱的學究,哪有力氣擲石發聲啊!不信.您如今再試試看,包您擲的叮當響!」

「小免崽子!你就會挑剌兒!」

最後爺倆相視哈哈一笑。

匡老爺子最後道︰「當年林則徐林大人謫戍犁時,經過這里,曾寫了一道詩,正在流傳著。」

「爹!他留了首啥詩?」

「他的詩是︰

嚴關百尺界天西,

萬里征人駐馬歸;

飛閣遙連秦樹直,

繚垣斜壓隴雲低。

天山岩峭摩肩立,

瀚海蒼茫人望迷;

誰道肴函千古險,

回看只是-丸泥!」

「咳!爹!可惜林大人哪麼好的好官.因讒被貶。」

「誰說不是?朝廷昏庸啊!」

爺倆再往東走,約五十里路,就到酒泉啦!

石中玉問道︰「爹!這兒為啥叫酒泉?」

還沒等匡老爺子回答,就听路邊有個人說了︰「上若無有酒.天應無酒星,下若無有酒,地應無酒泉!」

石中玉轉頭一看,發話的乃是個要飯的化子.正抱著大葫蘆,嘴對嘴地喝酒,他在新疆這麼多年,從來就沒見過要飯的,感到十分好奇,可是匡老爺子卻發現這要飯的化子是世外高人,因為他看到這化子的兩眼開闔間.精芒四射,內功已深有根底.忽然心中-動,忖道︰「若跟他結交為友,對玉兒今後復仇之事.定有助益!」

他想到這兒.忙對要飯化子一抱拳道︰「老弟台.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又何必曾相識.老弟台是達人,咱們何不共謀一醉?」

要飯化子毫不客氣道︰「敢情好.我今天的飯落又有了。」說完哈哈大笑.一副玩世不恭之態,表露無遺。

三人進了一家酒館。伙計一見,忙過來招呼道︰「客官,吃點什麼?」

化子道︰「這位老客請客.你們最好的酒菜,只管往上端吧!」

伙計望了望匡老爺子。匡老爺子道︰「你還不快把好酒好菜端來!」

伙計有了他這句話,立刻去準備。

化子卻罵了句︰「狗眼看人低!」

匡老爺子笑道︰「老弟台,大人不記小人過啦!」

酒菜接著往上上。

別小看這邊關小縣.酒菜還真頂呱呱呢!這兒離海近,雖無海味,可全是山珍哪!看看端上來的菜,竟是熊掌、鹿脯和駝峰啊!

酒!真正酒泉名產葡萄佳釀,而酒器更美一——夜光杯!

石中玉看了道︰「怪不得唐詩中有人形容這里是︰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叫化子听了之後,一豎大拇指道︰「小老弟,有學問!」

接著他嘆了口氣道︰「咳!看你這個身子骨,真是個練武的好材料,可惜,小時候沒扎過基!」,老化子實乃丐幫老幫手,酒丐童猛,向來對人對事.察入微.神目為電,今天他可走了眼啦!石中玉內功已臻化境,入賓反主啦!他以為久住關外沒練過功呢!

石中玉听了只是笑笑。

匡老爺子開口了,問道︰「看來老弟台必是武林高手.有知上姓高名?」

「老化子童猛,老要飯的啦!你們只要向要飯的打听,沒不知道的啦!」

因為這爺倆不是武林中人,對他的大名,似是無動于衷。

老化子知他們並非江湖同道,也就岔開了話題道︰「小老弟.剛才你那首詩中有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你知道這夜光杯的來歷麼?」

「夜光杯有啥來歷?」

「豁!這夜光杯來歷可大嘍!」

「老大爺,能說出來听听麼?」

「行!听著.想當年這兒城外有十三眼泉,其中一泉冒出的水,有一股濃濃的酒香,特別是黃昏,酒香特別濃,五里外都可以聞到,這天,南極、北斗二星君偶從天上經過,聞到酒得香,就按下雲頭,落于地面。

「北斗星君蹲在地上聞了聞,贊道︰‘好一個酒泉!’以後這地方就叫酒泉啦!

「可是有酒沒杯呀!南極星君順手揀起一塊石頭,用手搓了搓,吹了吹,就變成了兩個酒杯啦!

「二星君在泉邊痛飲,忽然犯了棋癮,就-面喝.一面下起棋來啦!

「下著下著,天已黑下來了,又正趕上晦日無月,可是棋盤還是看得很清楚,仔細一瞧,原來是酒杯發光照的.南極星君,一高興就作了一首詩︰曰「祁連山下一神泉,

濃濃酒氣直沖天;

今日有幸喝三杯。

乘著酒興贏三盤。

北斗星君也不甘示弱,立即和了一首︰

「祁連山下一神泉,

招來天上兩大仙,

下棋不虧夜光杯,

照來湖畔不夜天。

于是這‘夜光杯’的名字就流傳了下來啦!」

他剛說完,在旁的小伙計說啦︰「你說的不對,我們這酒泉地名不是這麼來的,想當年漢武帝派大將軍霍去病征匈奴得勝而回,武帝犒賞了一大壇酒.霍大將軍沒有獨飲,倒入泉水中,叫官兵同飲,共沐皇恩,我們這兒才改叫酒泉的。」

化子斥道︰「去、去、去!河邊沒青草,不用你這多嘴驢!」

當然財神至上,客人第一嘛,伙計只好捏著鼻子走啦!

一飯後結賬!乖乖!三個人足足吃一百兩銀子。

匡老爺子道︰「不多,不多!小老兒由關外來,沒帶銀子.你去叫掌櫃的來,我有件玉器,看他收不收?」

掌櫃的來了.匡老爺子取出一只鐲子問道︰「掌櫃的,這只鐲子你收不收?」

掌櫃的接過去-看,玉質是真好,道︰「這鐲子玉是真好,很值錢,不過我不是作玉器買賣的.壓在手中,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月兌手,我就實說,這鐲子值五百兩.我可只能按三百兩收,行麼?」

沒等匡老爺子開門,石中玉就接口道︰「行!你也不用給三百兩,算二百五啦!」

掌櫃的以為耳朵有毛病.愣了一下.轉望著匡老爺子。

匡老爺子道︰「我兒子既然說算二百五十兩,那就二百五十兩吧!」

掌櫃的一听,大喜過望!

石中玉看他這樣子,又糗了他一句︰「掌櫃的,我們在敦煌,那位飯鋪掌櫃的,一只同樣的鐲子.只給了二十兩呢!」

不過這位掌櫃是個實在人,忙道︰「就這樣.在下已受惠多多啦!」說著除了飯錢,又找回一百五十兩銀子!

匡老爺子笑道︰「小兔崽子,學大方,你倒學得挺快嘛!」

石中玉沒說話,可是擠擠眼,伸了伸舌頭!引來了一陣哈哈大笑。

三人出了飯店,走在大街之上,見柳樹長得十分茂盛,石中玉道︰「爹,您看關里、關外就是不一樣,這柳樹長得有多好!」

老化子說︰「小老弟,不是柳樹長得好.是沒人敢破壞!」

「怕殺頭哇!」

「啊!在這兒破壞柳樹要砍頭,王法這麼厲害?」

「老弟台,自從當年左宗棠種了左公柳之後,有一天他來到了這酒泉之地.見許多柳樹全被驢啃了.于是他捉了啃樹的一頭驢,叫差人把所有養驢的主人全找來了,他拿出一篇訓詞,叫地方官宣讀。

「這地方官高聲朗讀道︰‘……千秋之業,起于基石,前人用德,後人思賢,大膽毛驢,竟也毀卻綠之業,罪莫大焉,茲判處斬刑……’「地方官念到這兒,幾名干兵就把驢殺了!

「地方官又說了︰‘制台大人有令,這一次只斬毛驢,下一次如再發現有驢啃樹,連驢帶主人,一並處斬!’從此,這兒再也沒人敢讓驢啃樹了,所以樹才這麼好!」

匡老爺子在-旁听了,嘆了口氣道︰「昔日孔子為魯司寇,只殺一少正卯,三月後魯國大治,左宗棠只斬一驢,能保全千里柳樹,誠然,賞當其功,無功不立,罰當其時.宵小斂跡。」

叫化子道︰「老伙計,你也別彈琵琶掉眼淚,替古人擔憂啦!」

匡老爺子問道︰「老弟台,你準備去哪里啊?」

「哈哈哈哈!叫化子兩肩抬一口,游遍天下走,到哪兒還不是要飯!」

「老弟台,既然如此.咱們何不結伴同行,到內地去!」

「那敢情好,這下子傍著財神爺走,可找著飯落啦!」

「老弟台取笑了!」

化子又道︰「隨你們爺倆走,你們有大宛名駒.這下子可苦了我這兩條老腿了。」

「老弟台,這馬身長丈余,極有力氣.足可三人同乘.別客氣.請一同上馬!」

所幸,在新疆哈薩克人騎馬,全不用馬鞍,馬背上只搭一條毯子,他們這匹馬也只搭了一條毯子,三個人乘騎,在馬背上還很松寬呢!

他們出了酒泉,騎馬直奔張掖。

張掖,古名甘州,名字來自城中的「甘泉」,這里原是西羌人牧場,後匈奴人趕走了羌人,據為已有,且不時擾亂漢疆,漢武帝火了,派霍去病率人去征討,大獲全勝,為了「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始更名張掖。

張掖是絲路之咽喉,因其東連秦隴,北阻蒙古.南控青藏,古通新疆,地形十分險要,歷來乃兵家必爭之地。

三人到了張掖之後,下馬步行,石中玉見城內古木參天,房屋宅第,建築美巧,充滿了古色古香,而且家家屋頂上全建有木柵,十分奇特.問老化子道︰「老大爺,您看,家家房上建木柵,干啥用?」

化子笑道︰「老弟台.那叫‘房芭’,是這兒建築特色。」

石中玉又問了︰「老大爺,如今中秋剛過,怎麼附近山上有雪?」

「這個呀!唐人郭登曾作過‘甘州即事’的詩,說︰

黑河為帶向西來,

河上邊城自漢開。

山近四時常見雪,

地寒終威不聞雷。

犛牛互市番氓出.

宛馬臨關漢使回;

東望玉京將萬里.

雲霄何處晃蓬萊。」

「哇!他把張掖比成蓬萊仙島啦!」

「有何不可.你沒听說‘金張掖、銀武威’麼!」

老要飯的,知道的還真不少呢!石中玉這時才對他另眼相看,尊敬多啦!

老化子帶他們去了甘泉寺,甘泉寺,因內有甘泉而得名。

老化子一指圓池道︰「這就是號稱‘河西第一泉’的甘泉.水清見底,微波搖碧,味道甘甜,四季不凍,甘州之名。就得自此泉,有人曾為詩詠,詠出︰‘秋高潦水寒潭盡.繪出天山雪後天’的詩句!」

石中玉忽見寺內一高樓.飛閣翔丹,聳入雲霄,忙問道.「老大爺,這樓可有名字麼?」

老化子笑道︰「它叫五雲樓,咱們上去看看!」

眾人登樓四眺,極目千里,煙樹蒼茫,田園如畫,遠眺祁連,積雪皚皚,所以後人有詩雲︰

五雲飛越起樓台,

斜日秋風氣壯哉;

此是甘州最高處,

祁連捧雪入窗來。

逛張掖之後.老化子問道︰「你們爺倆要不要找寶哇?」

石中玉好奇的問道︰「老大爺,哪兒有寶哇?全是什麼寶啊?」

「漢代古物.像五株錢啦、子母錢啦!銅鏡啦、酒具啦、石碑啦、兵器刀槍啦……」

「在哪兒呢?」

「城北二十五里的沙漠中。就是黑水國的故址!」

匡老爺子問了︰「老弟台,當年真有黑水國呀?」

老化子道︰「那還假得了,這黑水國有-段故事呢!你們要不要听?」

石中玉忙道︰「當然要听!」

「好!是這樣的,黑水城堡.是漢代前後一個部落-一小月氏修的,他們本是游牧民族,趕著牧群逐水草而走,到哪里,算哪里,來這祁連山下的黑河岸上以後,見水草肥美,陽光充足.便把這地方據為己有,為了防範別人入侵,便在這地方修築了城堡,並建立了自己的王國黑水國。」

石中玉問道︰「那後來呢?」

「後來呀!黑水國被匈奴把他們趕跑啦!」

「那匈奴人呢?」

「又被漢武帝劉徹派大將軍衛青、霍去病給打跑啦!」

「那黑水國怎麼就成了沙漠廢墟呢?」

「是這樣的,漢武帝自把匈奴人趕走,就派了大軍駐守.後來改朝換代,歷朝也是一樣,均有大軍駐守.在隋朝的時候,鎮守黑水國一帶的戍邊軍叫韓世龍。

「-天,他的寶劍無緣無故的,從桌子上跌落地上,他篤信佛教.劍、印是做官的證物.也象徵權力,今寶劍無故跌落,認為乃是上天示警!

「就在這時候,士兵前來報告,說屯田中挖到一塊石碑,獻上一看,乃是蝌蚪文,沒人認得,幸好城中有位博學多才的楊老夫子譯了出來.可是字已殘缺,能譯出的只有‘韓不留城’四字。

「這-來,他更認為是天意,于是親自到城中轉了一圈。

「誰知,街上過去繁華景象已然不見了,只剩一個賣棗和一個賣梨的小販,他忽然心中一動‘韓不留城’、‘棗梨一早離’。

「他回到大帳之中.立刻下令,全城軍民人等,連夜撤出城外,在十里外的戈壁灘露宿,誰知,他們剛撤走,就見狂風大作,黃沙滾滾,只一夜,巍峨的黑水國城堡.就變成了一座黃色的大沙山啦!」

「老天爺,真有上天示警這一說麼?」

「哈哈哈哈!小老弟,他們姑妄言之,咱們何不也就姑妄听之。」

「那老大爺,關于黑水國還有啥典故麼?」

「小老弟,典故倒是沒有了。不過明人朱旃曾寫過有關黑水國的一首詩!」

「老大爺,那詩怎麼寫的,您還能記得麼?」

「記得,詩是︰

日落荒郊蔓草黃,

遺城猶在對殘陽,

秋風百雉蘇苔碧,

夜月重關玉露涼。

枯木有巢棲野雀,

斷碑留篆臥頹牆;

繞城黑水西流去,

不管興亡事短長。」

他們沒法看黑水遺址,策馬去了「銀武威」。

在途經永昌縣的時候,老叫化說了︰「小老弟,你可別小瞧這永昌縣哪!它可是歷史的名城啊!」

「老大爺,歷史名城?哪個朝代最盛?」

「唐朝!」

「老大爺,有啥掌故麼?」

「掌故可多婁!此地乃是沙陀國的都城.當年李克用為沙陀王,就在這里,平劇里的‘珠簾寨’,陳敬中為唐王請救兵.李克用率十三太保破黃巢的典故,就出在這里,據說,戲里薛平貴‘西涼國’也在這里,不過史無可考!」

「老太爺,還有別的掌故麼?」

「當然有,前些年左宗棠征西的時候,大軍到此,人困馬乏,尤其沒水喝,渴得要命,誰知,左宗棠的馬卻踏地得泉,大軍始得了救,沒被渴死!」

「那泉呢?」

「就在城北,而且泉水清冽,甘甜可口,老化子上回經過此地,還喝過呢!你們要不要來點嘗嘗!」

匡老爺子道︰「老弟台,我看不用了,咱們還是快點到武威去喝酒去!」

武威!

古稱涼州,唐詩人岑參有詩雲︰

彎彎月兒掛城頭,

城頭日出照涼州;

涼州七里十萬家。

胡人半醉彈琵琶。

由他這首詩,就可以看出武威當時的物阜民豐啦!而近人也和了一首詠涼州詩︰

萬家燈火滿嚴疇.

風日清和塞上秋;

羌笛不聞笳鼓息,

河西靜靜是涼州。

武威有二城,一新一舊,舊稱漢城,新稱滿城,二城之間.有大路相連,路兩旁樹木成林,風景極佳,而放眼望去,更是沃野無涯,農產甚豐,家富人樂,自來有‘銀武威之譽。」

此地牧羊肥美極,宜畜牧,故漢班固曾說「涼州之畜,天下饒」啦!

他們二人,進了漢城,見商業興旺,市肆繁榮,酒家林立,剛才匡老爺子不說要喝酒麼?當然得進酒家啦!

他們進了最大的一家酒樓「天香居」。

跑堂伙計一見這三位,一老一少兩個貨品,外加一個要飯的,居然進了大酒樓,于是迎了上去,連眼皮都沒抬就道︰「你們三個也不瞧瞧.這兒是什麼地方!」

匡老爺子-愣.問道︰「這兒不是酒館麼?」

伙計眼-瞪道︰「不是小飯館,是大酒樓!」

老化子一翻白眼道︰「我們從滿城到漢城,轉了好幾遍,就是你們這家小。難道你們開酒樓不賣酒飯麼?」

伙計見化子說話缺德,沒好氣道︰「賣!一個菜.三五兩銀子,一壺酒十八兩銀子,你們吃得起麼?」

匡老爺子這才明白過來,他是狗眼看人低,笑道︰「上館吃飯有先要錢的麼?我告訴你,別太小看人,包子有肉不在摺上,好好伺候,不賒不欠給現錢,是你們的衣食父母財神爺!」

這家酒樓掌櫃.在里面不但全看到了.也全听見了,怕伙計應付不了,親自出來招呼道︰「伙計不懂事,客官請多包涵.幾位請坐!」轉頭對伙計斥道︰「你還不快去泡好茶!」

伙計送上茶來,他們每人喝了一碗,掌櫃的才問道︰「三位客官,想吃點什麼?喝什麼酒?」

老化子問道︰「你們全有什麼呀?」

老板這正在考慮如何報菜名的時候,站在旁邊的小伙計說了︰「你想吃啥?咱們這兒都有!」

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看老板對個要飯的這麼委屈求全,實在不舒服,才來上了這麼一句。

他來上這麼一句不要緊.掌櫃的準知道要糟。

這時就見叫化子嘿嘿-陣冷笑過後道︰「小掌櫃的,既然你這們家大酒樓想吃舍啥都有.那太好!請你給我來個‘猴頭炖烏雞’、‘鴛鴦對口蘑’、‘譚家大白菜’、‘海燴魚翅’跟‘清湯燕窩’吧!至于酒麼……」

掌櫃的一听,可不糟了麼!這些個菜,別說叫他們做啦!就是連菜名也不听過呀!

小伙計這時候也傻了!

掌櫃的沒法子,只好打恭作揖的陪盡了好話。

叫化子才對小伙計道︰「小掌櫃的,別隔著門縫瞧人,把人全瞧扁啦!告訴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等小伙計挨了訓之後,掌櫃的才把這惹禍精給轟跑了,然後對他們三位道︰「客官.我給幾位準備點小號比較端出來的菜吧!」

匡老爺子總是比較忠厚,笑道︰「掌櫃的,也只好如此啦!你們有什麼酒?」

掌櫃的忙道︰「有本地產的高梁酒,四川來的瀘州大曲跟西安的西鳳,您幾位喜歡哪種?還是都來點嘗嘗?」

叫化子道︰「本地既產高梁酒,有二鍋頭沒有?」

其實任何釀酒的槽房,也不賣二鍋頭,有關系的人,可以自己到糟房去等,等燒第二鍋酒流出來的時候去接。

掌櫃的沒法子.只好說.我這就去糟房,親自給您去接。

叫化子遞過了他那個大酒葫蘆道︰「掌櫃的要能去糟房去接,就給我接這一葫蘆吧!」

掌櫃的沒法子,只好親自與糟房商量,出了雙倍價錢才弄來葫蘆二鍋頭。

菜也接著上,頭一道.是個大拼盤.牛、羊、豬肉全有,第二道粟子雞,第三道是烤獐腿.第四道是蹄膀,第五道是鹿脯,最後是三鮮湯。

他們看了這幾道菜,不由暗暗點頭。怪不得小伙計敢沖話,這家是不錯!

掌櫃的過來問匡老爺子父子︰「喝什麼酒?」

匡老爺子笑道︰「給我們來壺大曲吧!」

酒來了之後,叫化子道︰「老伙計!咱門老西胡琴,自顧自啊!」說完,抱著大酒葫蘆,嘴對嘴地喝上啦!

匡老爺子從在酒泉踫上叫化子之後,知他是武林高人。非常注意他的談吐,漸漸發現他胸羅丘壑,確定是位放蕩不羈的隱世高賢,于是在酒酣耳熱之際道︰「老弟台,你別說我交淺言深,小老兒有一事相托,不知可俯允否?」

「哈哈哈哈!老伙計,有話只管講,只要我能作到的,無有遵從!」

「老弟台,老朽已年逾古稀,這趟回到關內。要回到我那破窩,頤養天年啦!而這孩子還年輕,他還得創一番事業,所以我想叫他拜在你的名下,做一義子,以後就拜托你照顧他啦!」

「老伙計!這事我不能答應,不過……」

「老弟台,不過什麼?」

「現在我已跟他是忘年交啦!你只管放心.我一定會照顧他的!」

「那小老兒就一切拜托啦,其實這孩子並不是我的親生.他那親生父母已在二十年前雙雙去世了,是我把他養大的。」

「老伙計,我早看出你是位信義薄雲的人,不然我也不會吃定了你啦!哈哈哈哈!可是我還不知你們爺倆貴姓!」

「小老兒叫匡廣義,這孩子叫石中玉!」

這頓酒飯,老板沒敢多要,只算五十兩。

石中玉大方,除了五十兩外,又給了二十兩小賬之後,三人又沿路往蘭州而去。

蘭州!

在我國的疆域而言,正是幾何中心點,扼黃河的咽喉,鎖鑰內陸,據新疆危之樞機,地位至為險要,歷代經略西北。都以蘭州重鎮,明朝常遇春曾說過︰「蘭州為關西要塞,外拱回疆,池隍不固,其何以備邊陲?」

蘭州為漢、滿、蒙、回、藏五族雜處之地,本來是個優雅的「蘭花之城」,可惜近些年來,地瘠民窮,再也難見到美麗的蘭花啦!

他們在蘭州,只打尖吃了頓飯,就直奔絲路的起點西安而去。

西安!

古稱長安,位于關中平原,南臨終南,翠華二山,東接驪山,華;灃、沱二水繞其西,鎬、二水灌其南,東回產灞,北有涇、渭二水,依山帶水,土壤肥沃,地勢雄偉,物產豐富。

歷史上許多朝代建都于此,故有九朝故都一稱。

西安因是故都,方圓百里之內,歷史文物古跡,數不勝數,隨處可見。

他們三人到了西安,下馬步行,一進城,匡老爺子和石中玉又有了新發現,他們見所遇上要飯的化子,全都對叫化子童猛,把手中拿的打狗棒往上一舉,再在地上頓三下才離去。

可是童猛對這些要飯的舉動,似乎視而不見,這一來把這爺倆弄得如入五里霧中。

三人到了-座叫「太白樓」的酒樓,童猛道︰「老伙計,該祭五髒廟啦!」說著,領頭進了太白樓。

三人到了樓上落座之後,童猛突然道︰「你們爺倆先叫菜,我去趟廁所!。

好!酒還沒喝,他先清理存貨!

這爺倆點了應時酒菜,石中玉順便向伙計問道︰「你們這家叫太白樓,莫非與大詩人李白有什麼牽連麼?」

伙計笑道︰「哎呀!客官哪!您連李白的那首太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口稱臣是酒中仙,就是在小店寫的,您都不知道?」

石中玉也笑道︰「噢!原來如此啊!」

伙計接著送上酒菜,可是等了半天,這位上廁所的還沒回來,石中玉笑道︰「爹!八成叫化子尿遁啦!」

正這時候.就听化子道︰「小老弟.我這不是來了麼!」

石中玉笑道︰「老大爺.你這泡尿,溺了一桶啊!」

「小老弟,我出去溺尿,剛好遇見熟人,隨便聊了兩句,菜都涼了,快吃吧!」他說過之後,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大吃喝了起來。

三人酒足飯飽之後,叫化子忽然從懷中掏出一個紫紅色的小竹牌子道︰「老伙計,我本來答應你照料中玉的,可是剛才得信,家里有急事,我得趕回去,我現在成了言而無信的人了。」

然後把竹牌子交給石中玉道︰「小老弟,今後你有事找我,只要把這塊牌子.交給身後背有炒米口袋的要飯的,他們會告訴你,我在哪里!」

石中玉接過竹牌一看,上面刻了一只缺了口的破碗和一根小竹棍,因為年代久了,青竹板已經紫紅色了。

匡老爺子在旁看的心中一動,道︰「孩子.這該是童大爺的信物,你還不快謝謝童大爺的關照,這信物你可得好好的保管,千萬可不能弄丟啦!」

石中玉收起竹牌,沖叫化子躬身一揖。

叫化子道︰「我家里的事很急,我得先走了!」說完,對匡老爺子一抱拳,轉身走了。

匡老爺子道︰「童老弟走啦!咱們也走吧!」

「爹!咱們去哪兒?」

「你不是早就想給你親生父母上墳麼!咱們這就去洛陽!」——

豆豆書庫獨家連載瀟湘子掃描thxdeOCR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索仇門最新章節 | 索仇門全文閱讀 | 索仇門TXT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