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 第一章 作者 ︰ 公子歡喜

三月三,綠柳才黃半未勻,草叢中探頭探腦地鑽出一片星星點點的野花。鏡湖邊,賣絲線團扇的小販眉開眼笑地招攬來兩個結伴出游的姑娘。山上寧安寺里的鐘聲端正肅穆,穿透了喧鬧的叫賣聲震得人心頭油然一股平靜。

誰家著了一身新衣的孩子鼓著腮幫子,把個小小的風車吹得「呼呼」作響,遙指著湖面大聲允誓︰「娘,等我將來中了狀元,咱也去坐坐那大船!」

身邊的布衣少婦笑彎了腰,伸手去模他剃得光溜溜的頭頂︰「好,娘等著這一天。」

湖上緩緩游弋著幾艘畫舫。岸邊的外來客連聲夸贊︰「湖心處那艘畫舫好生精致。」張紅結綠,雕梁畫棟,湖上一眾往來游船中一眼就能辨出它。

眾人笑言︰「那是崔家小公子的船。崔家您不知道?京城崔府,當年太祖皇帝御筆親封八大望族時,排名第一的崔家!家業大得很,前頭高宗皇帝的皇後就是他崔家的女兒。」

待船再移近一些,又熱心地一一指給他瞧,座中穿一身鮮亮紅衣的是忠靖侯家的小侯爺,名喚寧懷璟。正同他踫杯談笑的是忠烈伯家的公子徐客秋。船邊執著扇子的藍衣公子笑得和藹親切,那是城東織錦堂的少東江晚樵。

春風得意樓里千金難買一笑的花魁玉飄飄端坐船頭,懷抱琵琶低吟淺唱︰「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斗鴨欄桿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曲調宛轉悠揚,隱隱帶一點幽怨。徐客秋听罷,指著主座上的錦衣人笑,「飄飄,銘旭他念你還來不及,何時能冷落了你?『終日望君君不至』這句該由他來說才是。」

他轉過頭去看寧懷璟,寧懷璟塞給他一環酒,笑道︰「平日里不見你有多用功,這時候倒來賣弄學問。你若真有本事,本屆秋試時拿個頭名來看看,如何?」

「你才說笑。」見江晚樵站在一旁搖扇觀景,一臉袖手旁觀的模樣,徐客秋搖頭道,「做學問這種事,有銘旭在,哪里有我的份?」

主座上始終一言不發的崔銘旭微微一笑︰「不敢。」

傾身探向玉飄飄;「怎麼了?有煩心事?」口氣卻溫柔許多。

在場的另三人相視一笑,想想崔銘旭平素傲氣嬌縱的樣子,和現在相比,簡直判若兩人,乍看他變臉,著實別扭得慌。

崔銘旭不理會三人的怪笑,扯著玉飄飄的手,柔聲問道;「是不是前兩天著了涼?要不,我們先回去吧。」

「不是……我……」玉飄飄被他握著手腕,更顯嬌羞,搖頭要答,卻听身後「撲通——」一聲,岸上看熱鬧的人們頓時炸開了鍋︰

「有人落水了!快!快看!」

畫舫上的眾人尋聲望去,原本人流如織的岸邊呼啦啦圍上了黑壓壓一群人,俱都驚呼連連。

落水處離畫舫不遠,看樣子是距畫舫最近處的那艘游船上的人。游船上的人早慌了手腳,兩三個家丁模樣的人涌到船舷邊喊著︰「少爺、少爺……」手足無措。

「看他撲騰的……不識水的吧?」水花翻騰間,看不清那人的模樣,徐客秋咬著酒盅,看著在水中勉力掙扎,但仍慢慢下沉的人影道,「喲,有人下去救了。」

先前看了一眼就沒再理睬的崔銘旭順著玉飄飄的目光看過去,有人一頭扎進了水里,似乎是落水之人的伙伴︰「有會水的,怎麼不早點兒下去?笨得……」

話音剛落,卻見那人在水里沒撲騰幾下,居然也慢慢往下沉去︰「呵……不會呀……」

船上眾人啞然失笑,斟了酒安坐在船上看那一遠一近兩朵水花飛濺。

「那個快不行了。」徐客秋眼見那先落水之人漸漸不支,周遭的水花也漸小,露出一個黑黑的腦袋,「要不要救他?」

寧懷璟與江晚樵都不答話,目光齊齊看向崔銘旭。

崔銘旭卻不著急,指月復摩挲著酒盅的桿口,看著湖面晃蕩,搖得水波蕩漾,掀起一圈圈漣漪︰「干-我們什麼事?」

話音方落,手腕一緊,是玉飄飄揪住了他的袖子︰「救救他吧。」

始終愁眉不展的美人神色殷切,黑亮的眸子外已經蒙了一層霧氣,眼圈泛著紅,越發顯得我見猶憐。崔銘旭心中一熱,不由自主改了主意,握著玉飄飄的手,道︰「沒事,看你急的……」

言罷,揮手召來幾個會水的家丁,令他們下去救人。寧懷璟三個又是相視一笑,這個崔銘旭,哪天玉飄飄想要天上的月亮了,他也肯爬到天上去摘。

片刻後,人被救了上來。玉飄飄急步走過去探視,崔銘旭無奈,也匆匆跟了過去。

家丁在他耳邊通報︰「穿布衣的是後來要下水救人的那個,那個先落水的已經昏過去了。」

兩個人濕漉漉地躺在船上,周遭圍了一圈家丁。崔銘旭站在人群外,透過縫隙淡淡地掃了一眼,忽然發現,地上的人有幾分眼熟,仿佛在哪里見過。不由止住腳步又多看了兩眼。

「簡之……」身旁的玉飄飄抑制不住淚水滑落,低聲喚道。

簡之……這名字……崔銘旭經她一喚,心中立時一動。是了,地上躺著的布衣人不是在學堂了見過幾面的于簡之是誰?

論起來,彼此也有份同窗幾載的同門之誼,只是崔銘旭一向眼高于天頂,結交的都是如寧懷璟、徐客秋之輩,對于家境貧寒,學業上又不見如何出類拔萃的于簡之自然是看過就忘,哪里同他說過一句半句話?到了現下,在學堂外遇見,竟然不認得了。

那麼,能和于簡之交好的人……視線移到另一個不見動靜的人身上。那人身形比于簡之略小,崔府的家丁正按著他的胸膛助他將湖水逼出。

隔著忙碌的人群,崔銘旭只看到他微張的唇,極淡的粉色,直覺會很軟,沒來由地讓他想起今早院中新開出的那兩朵桃花,怯弱的,不堪攀折。

「這不是禮部的那個齊嘉嗎?」寧懷璟伴著徐客秋過來湊熱鬧,一眼瞧見地上昏迷不醒的齊嘉,臉上的驚訝一閃而逝,「若是這位小齊大人的話,失足落水也就不奇怪了。」

見崔銘旭沒有任何表示,寧懷璟續道︰「銘旭,說來他和你從前也是同窗呢。你認得他嗎?」

「見過。」見寧懷璟揭破他和齊嘉的關系,心中莫名地閃過一些不快,崔銘旭敷衍了一句,丟下眾人轉身離開。

「哎,你說他……變臉跟變什麼似的。」徐客秋不滿地嚷道。

「他一直就是這樣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江晚樵搖著扇子緩緩走來。

人群里傳來幾聲虛弱的咳嗽聲,寧懷璟對上齊嘉迷迷蹬蹬的眼楮,不禁一笑︰「小齊大人醒了?」

見齊嘉愣愣的,沒有反應,他也不以為意,指著湖上齊府的船道︰「這是崔府的畫舫,貴府的船在另一邊,小齊大人你落水了。」

「崔……崔府?」神智依舊不清,牢牢抓住只字詞組,齊嘉疑惑地看向面前這三個打扮貴氣的男子,「是……崔、崔……咳咳……」

「崔銘旭,大人應該認得吧?」

「哇——」地一聲嘔出一口湖水,齊嘉只覺渾身乏力,便再也支撐不住了,最後入耳唯有「崔銘旭」三字。

崔銘旭,是那個學堂里的崔銘旭,救了他。

遠去的人影在登上岸後,又再回首向畫舫上看了一眼,隨即揚長而去。高冠入雲,錦衣翩翩,眉似遠山,薄唇微抿,一雙烏黑鎏金的眼不經意地掃來,傲氣凌人。

眾人皆道,這便是崔家小公子崔銘旭,侯府里的佳客,人世里的天驕。

齊嘉這個名字很耳熟,仔細回想起來,往往這名字的後頭還跟著肆無忌憚的笑聲。

「齊嘉,今天先生問的題你又沒答上來?」

「我……我昨天听端敏說,今天先生考《論語》,我看了一宿。結果,今天先生問的是《大學》。」

「齊嘉,先生不是讓你抄碑帖了嗎?東西呢?」

「哦,我正抄呢。哎,墨……墨怎麼翻了?啊呀,我的字,我剛抄的……」

「齊嘉,先生找你有事,讓你去後山一趟。」

「那……那是墳地啊。」

「先生讓你去你就去,你想違抗師命不成?」

「嘿,他還真去啊。」

「他傻唄!」

在書院里行走,崔銘旭偶爾听見幾句閑言,好象那個叫齊嘉的總是被欺負。

崔府原先是請了西席來府里教課的,崔銘旭嫌棄那幾個老學究整日搖頭晃腦的無趣,何況,該學的他也會了。幾次惡意戲弄之下,老學究們撐不住,紛紛請辭。

崔府現在的當家是崔銘旭的大哥崔銘堂,他見崔銘旭整日不事生產,一意胡鬧玩樂,氣惱不已,干脆將他送進了城中的書院就讀。

崔銘旭也不抗拒,書院里總比悶在家里自在,沒事兒還能跑出去找寧懷璟幾個鬧一鬧。雖說到哪兒都要見著這群枯瘦又木訥的老學究,不過他們也知道崔府惹不起,對他翹課逃業的事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權當不知情。

哼,只知在故紙堆里翻花樣的老頑固,遇上這種事倒是機靈得很。

書院里也有真正刻苦認真發誓要出人頭地的。一手握著冷饅頭一手還捧著書,饅頭都快喂到鼻孔里去了。崔銘旭在窗前無意瞥到,絲毫不顧他人的羞憤,笑得哈哈哈。

他就是這麼個含著金湯匙出世的世家子,自小錦衣玉食不愁吃穿,更兼得天資聰穎才學過人,哪怕他就這樣玩玩鬧鬧過一輩子,崔家也養得起,這是老天爺的厚待,你不服也不行。

笑完了回頭望,看到一個人影抖抖索素地正往柱子後面藏。

「誰?怎麼鬼鬼祟祟的?」

柱子後不見動靜,崔銘旭冷哼一聲,掀了衣擺一腳跨出書院,那人卻沒再跟來。

後來,听說那個叫齊嘉的買了個官進了禮部。書院里著實議論了一陣子。

天下皆知,由科舉入仕才叫有真才實學,方為正統。哪怕是每三年考期之外,大赦時加試的恩科,在旁人眼里,也比正經會試低了一等,更何況花錢捐的閑差。無權又無勢,逢人低頭哈腰,于國于家能干得了什麼?門面上光彩而已。這個笨頭笨腦的齊嘉,不指名道姓地都不知道你在嘲諷他,在虎狼之地的官場上還不被生吞活剝了不可?

書院里有人不懷好意地打賭,不出半個月,齊嘉必定哭著逃回來。

崔銘旭在窗外听著覺得有意思,對齊嘉這個名字不自覺地留了半分心。

今天才算見到了人,原來他就是齊嘉。船板上圍的人太多,崔銘旭悄悄踮起腳在人群外瞟了兩眼。看樣子,還真是個傻乎乎的人,小模小樣的,估模著才和崔銘旭齊肩高。眼楮緊緊閉著,一身衣服濕答答地貼著身體,人倒是看著不瘦。金鎖片、玉葫蘆等等飾物隨著身體的抽動,掉落在船板上,叮叮當當地響,這麼大的人了,還怕他命不長養不大嗎?可笑。

算起來,他入官場到現在也有大半年了吧?嘖,倒還活得好好的。他還當他早被推出午門就地正法了。

回府的路上,崔銘旭把和這個名字有關的事都想了想。傻人有傻福,古人的話還是有道理的。

「今年的秋試你準備得如何了?」崔家長公子崔銘堂正坐在堂中喝茶,見崔銘旭吊兒郎當地自堂前走過,心中一煩,喝住了他,「你又去哪兒胡鬧了?」

原本就是因為遠遠望見大哥在堂上,怕他見了又要嗦,才想裝作沒看見。沒想到還是被他叫住,崔銘旭無奈,只得轉頭進了正堂坐下︰「今天約了懷璟、客秋和晚樵去城外游湖,半道上他們有事,我就先回來了。」

崔銘堂最恨他浪蕩無羈,若是讓他知道自己和青樓女子有往來,恐怕又是一場是非。崔銘旭故而瞞下了玉飄飄不提。

「你的功課呢?」

「還好。」

崔家夫婦在育下銘堂、銘遙二子之後,幾年不育,後才又誕下了崔銘旭。誰知崔夫人產後不久便撒手人寰。崔老爺愛妻心切,更憐幼子年幼喪母,對崔銘旭溺愛異常,常常听之任之,更助長了他的狂妄驕橫。

崔老爺三年前過世,家中一切均由長子崔銘堂作主。他在朝為官,生性端肅正經,與崔銘旭截然相反,又比崔銘旭年長許多,與崔老爺相比,更有嚴父之風。只是崔銘旭早被父親慣得不知天高地厚,對大哥的種種訓斥和懲戒只覺不厭其煩和畏懼,反沒有半點自省的意思。如此一來,更叫崔銘堂恨得咬牙切齒。

只是崔家二少崔銘遙繼承了族中商業,常年在外經商,難得回一次京城,又說長兄如父,總是再恨鐵不成鋼,崔銘旭的種種舉止行動還是只能由他來管教。

「八月就是考期,你打算如何?」

「總不會丟了崔家的臉。」崔銘旭道。見崔銘堂臉色倏然下沉,忙起身想走,「我去後面看看我大嫂。」

說罷,不等崔銘堂點頭,就出了正堂往後院走去。

初春時節,月洞門邊的兩株紅楓剛月兌了紅裝,新綠的葉片邊還有一圈艷紅戀戀不舍離去。園中的花枝上冒出了花骨朵,三三兩兩地綴在新生出的綠葉叢中。唯有道旁的迎春開得爽氣,襯著和煦的陽光,黃燦燦地鋪了一片,叫人看不見也難。

崔銘旭見大嫂柳氏和二嫂陳氏正在石桌邊說話,陳氏剛出世的兒子也被抱了出來,二人逗得小嬰孩「咯咯」地笑。

那孩子眨巴著眼楮看到一邊的崔銘旭,嘴角一撇,「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看看你這混世魔王……」柳氏見了,指著崔銘旭取笑,「連孩子都不肯打理你呢。」

「大哥又訓我了。」陳氏抱著孩子回房去了,崔銘旭彎腰在石凳上坐下,一邊自侍女盤中接過茶,一邊對柳氏說道。

他幼年喪母,父親再如何疼愛也不能彌補,與兩位兄長也不見親密,偏偏這位大嫂合他的心意,有什麼話都說與她听。

見他又來訴苦,柳氏不由失笑,遣人換了幾碟平時崔銘旭愛吃的點心擺在桌上,柔聲道︰「他也是為了小叔的將來著想。倒不是說他刻意逼迫著你,只是尋常人家的子弟尚且想著要上進讀書,建功立業,小叔你才識過人又前途太好,不入朝為官為國效力未免太過可惜。古人常說,好男兒志在四方,再過兩年你也該娶媳婦成家了,再不好好想想今後的打算,這麼胡鬧下去,哪家小姐肯下嫁給你?」

「哎,是哪個說我沒想過?」崔銘旭放下手中的點心,拍拍手拂去指尖的碎屑,「我明年會試去中個狀元如何?」

「哦?這確實是個好志向。」

崔銘旭見她點頭應許,微翹起嘴角笑道︰「都說那陸家的相位是太祖皇帝御口親封的,我看那陸恆修庸庸碌碌的也沒什麼本事,不過是仗著祖上的那點榮蔭罷了。待我入了朝,便去搶了他的相印,讓他看看,賢相又不是必定要從他陸家門里出。」

「這話就過了。」柳氏知他個性狂妄,想要勸他收斂,「而今不說會試,連秋試都尚未過呢,就想起今後的官位來了。再說,為官一途,在于兢兢業業克己奉公……」

話未說完,就被崔銘旭打斷。只見他像是想起了什麼,笑容驕狂中又多了幾分柔情︰「大嫂,等我中了狀元,就把飄飄娶進門,好不好?」

「原來你打的是好事成雙的主意。」崔銘旭去找玉飄飄的事向來不瞞柳氏,柳氏只當他少年風流,與個把花魁名妓相交也屬平常,便也不多加干涉,卻沒想到他居然已經動了要把人領進門的念頭,不禁一怔,「只是玉姑娘她……」

又覺話語不妥,忙扯開話題,「不是說今天和忠靖侯家的小侯爺去游湖嗎?怎麼回來得這麼早?」

「哦,忽然沒了興致就回來了。」崔銘旭暗想,迎娶玉飄飄的事並不急于一時,就不再糾纏,把今日游湖時遇上的事大致跟她說了,只說是救了個人,卻沒說那是同一個書院里的同學。總覺得一把自己和那個傻里傻氣的齊嘉說到一起心里就不舒服,白錦緞上憑空沾了塊黑泥似的。

正說到把人救起來,就有下人來回報,有人投了拜帖要來見三公子。

堂上的人顯然已經等了有一會兒了,見崔銘旭跨進門來,忙起身拱手道︰「多謝公子仗義,搭救我家小主人。」

原來不是齊嘉,而是齊府的管家。崔銘旭暗自好笑自己來時的猜測,嘴上卻道︰「這位總管謬贊了,在下不過舉手之勞。」

彼此寒暄間,有家丁抬了幾只禮箱進來擺在了堂中央,頭發花白卻精神硬朗的管家躬身對崔銘旭說道︰「一點謝禮不成敬意,還望公子笑納。」

崔銘旭打量了一眼,不過是些布帛、器皿之類的事物,東西也不多,做工卻很精巧。他自幼生長在富貴人家,各種珍奇異寶早已看遍,並不稀罕。

隨意一瞥,不由一怔。這回齊府送來的東西還真合了他的心。就好比手上的這方硯台,色澤青紫,紋路規整,沉重細膩,硯池周圍雕有蓮蓬花蕾圖樣,托于掌上觀之,仿佛荷塘中的一張闊大荷葉,雕工精細,栩栩如生。置于案頭,尚未到盛夏時節,卻似乎已經能嗅到一股淡淡的荷香。

想不到主子不怎麼樣,下人辦事倒是很妥貼。崔銘旭看了那老管家兩眼,老管家垂手而立,神色不卑不亢,頗有幾分氣度。不由生了幾分贊許之意,隨口問道︰「你家主人現下怎樣了?」

「多虧公子搭救,小主人已無大礙,只是受驚過度,需得臥床幾日,不能親自前來拜謝,禮數欠缺之處還望公子勿怪。」

若不是玉飄飄懇求,崔銘旭本不情願管這檔閑事,現在見齊府如此感恩戴德,大有將他看作救命恩人,肝腦涂地以作報答的意思,他自己應答間慢慢地反生出了一些心虛。便詳細問起了齊嘉的情形,听說請的是城中的郎中,不由低頭沉吟︰「城中的無名之輩怕是在醫術上總有疏漏。濟善堂的孫大夫從前是宮里的御醫,堪稱杏林妙手,不妨請了他來仔細看看。」

說罷,從袖中取出自己的名帖,遞了過去︰「他從前與家父是好友,濟善堂和敝府也有幾分交情,你拿了我的名帖去,他總要答應的。」

齊府的老管家恭恭敬敬地接了,躬身道︰「待我家小主人病愈後,自當親自登門拜謝公子大恩。」

崔銘旭擺手︰「不必。」

原本還想說說什麼「同窗一場」之類的客套話,話在肚子里滾了幾滾,終究沒有說出口。

送來的布帛料子轉手送給了兩位嫂嫂,又特意挑了幾匹最好的送給了玉飄飄,崔銘旭自己挑看得順眼的留了兩樣,其余的就都賞給了下面的人。

寧懷璟、徐客秋他們又笑了他幾次︰「人又不是你救的,你憑什麼收了人家的謝禮?」

崔銘旭托著硯台不說話,心中暗想,既然幫齊嘉請了個好大夫了,這方硯台拿著也就不虧心。嘖,那個傻子竟然還有幾樣好東西。

這件事到這里也算是了結了,只是偶爾看到擺在案上的硯台還會想起那個叫做齊嘉的人,還有他無意識半張開的唇,仿佛他窗前新開的桃花。

轉眼過了月余,其實桃花早已開得燦爛,當時的羞澀嬌女敕一去不再復返。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微臣最新章節 | 微臣全文閱讀 | 微臣TXT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