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後(上) 楔子 作者 ︰ 晨境

諸君呀!熟知歷史的諸君呀!

大家可曾听聞過鳳後的事跡?可知這位隱身在大天朝背後創造盛世的皇後其生平?

大概上不曾听聞吧!鳳後是大天朝有史以來唯一具有雙重身份的皇後。

當身在朝廷時,是個賢明能干的皇後。替帝王分擔朝政,管理六宮,還適時地善盡職責,給予帝王最佳的建議,大行仁政,締造盛世。

若身在戰場,則化身為運籌帷幄、決戰千里的大將軍。掃除邊患,擴張國家版圖,傳播天威,平定蠻族,使四夷來朝進貢,百姓安居樂業。

這些豐功偉業卻因鳳後不願留名,而將各項功績自史冊中一一刪去。

雖然此舉引起皇帝莫大的震怒,但對眾臣而言,他們早已習慣將皇後的意願當成命令,也明白最後一定是皇帝妥協,是以並未听從皇帝旨意,依然沒有記載皇後的功績。

後來皇帝果然被鳳後說服,不再堅持定要在史冊上留名,只讓史官在史冊上簡短地帶上一筆︰「嘉盛三年春,帝納一後。其在位二十六年載期間,帝得賢後之助,締造大天朝盛世。」

本來依照鳳後的意思是不打算留下任何只字片語的,但因皇帝的執拗,還是小小記下一筆,連皇後封號都未曾署名,這在史上是非常罕見的,至于未曾署名的原因,不用說,當然也是因為鳳後的堅持。

至于為何鳳後會那麼不願意留名青史的原因,請大家慢慢听下官道來。

鳳後︰大天朝唯一受到正式冊封的男皇後。

男人!?

是的!鳳後是個男人,且是個文武雙全的奇男子。

其面若冠玉,膚如凝脂,斯文中帶著英挺之氣,雖貌若芙蓉,卻無絲毫女子之態。

鳳後學富五車,精通天文地理,可與人高談闊論,暢提古今史論詩詞,亦可談笑用兵,運籌帷幄,殲敵于沙場。

再也沒有任何一人能像鳳後這般如此深具魅力,非但朝廷王公大臣們承認其尊貴的地位,還深深受到百姓的敬仰和愛戴。

這是一則傳奇,而鳳後更是傳奇中的人物。

他,究竟是什麼樣的男子?

非但被冊封為皇後,還深受朝野一致的認同與愛戴?

此番由來,或許該從狂帝談起。

狂帝——大天朝有史以來第一個身具雙重評價的帝王。

若將起定位成暴君,在位期間卻又施行許多仁德之政,益民之策;但若說他是仁君,卻又曾殺盡任何違逆意見、直言上諫的朝臣,行為處世皆依一時興致而為。

愉悅時任意大赦天下,賜予百官無數金銀財寶、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可若是稍有忤逆之意,則大殺諸臣、後妃、侍衛、宦官、宮女等等,無一幸免。

所以後世才會在其帝號上冠一個「狂」字,即是象征此帝的處世性格。

如此任性而為、放縱脾性的結果引起朝中恐慌,眾王公大臣們人人自危,朝中無人敢發清議之言……然而,鳳後卻能犯言直諫,左右皇帝決策。

根據傳聞,狂帝為了得到鳳後,曾計陷異母皇儲,爭得帝位;亦有傳出狂帝為了鳳後而大殺諸侯臣子,換得鳳後的屈服……

這種種謠言流竄在宮閨之間,人人懼怕觸怒狂帝,從不敢明目張膽的談論,亦不敢讓任何蜚短流長的話語傳入鳳後耳中,因為皇宮中里里外外的人們都尊敬崇拜那高風亮節的鳳後,不會因他身為男子卻被封後而輕視恥笑。

甚至,久而久之,人人便口耳相傳說出「鳳後在朝,吏清朝政明;鳳後在野,威揚天下平。」這番評語,足以知鳳後受到大家崇敬。

鳳後的事跡真是說不盡、數不完,雖然正史上沒有記載任何只字片語,但天朝的百姓忘不了他;天朝的眾臣忘不了他;而狂帝更是少不了他,終其一生不再納過任何妃嬪,守著鳳後在深宮中一起度過余生,流傳成一則佳話美談。

人人都說若非鳳後,狂帝必定是個大天朝有史以來最瘋狂暴逆的君王,恐會招致亡國之禍……

當然,這些是私下揣測之語。

實際上,狂帝因鳳後在旁輔佐朝政,非但大行仁政,威名遠揚,更是創下歷朝歷代以來最繁榮富庶的大天帝國。

這段段歷史事跡,除了百姓口耳相傳之外,隨著時光遠流,久而久之便消沉在史海之中,不見于經傳,天下人也就慢慢淡忘這替大天帝國締造盛世的鳳後。在下只是個小小的史官,總是跟在鳳後身邊處理些筆錄雜事,不離其右,所以關于鳳後的一切,可說是最了如指掌的人,也因此更加下定決心不能讓這般傳奇又偉大的人物埋沒在史海中。

斗膽地拿出筆墨紙硯,寫下鳳後生平。

或許不盡詳細;或許不見于正傳;或許到最後只是一段流傳民間的野史;或許化為軼事傳說……但這份用心若能留下些許,以效後人,便足己原。

大家姑且觀之,或者會為這段失落的過往所感動。

至少下官是如此,深深為之感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鳳後(上)最新章節 | 鳳後(上)全文閱讀 | 鳳後(上)TXT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