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龍之首 第十二章 天 人 作者 ︰ 溫瑞安

1.戰天斗地

明月夜。

飛檐上。

鐵樹開花,驚濤書生、還有黑光上人,對上了白痴狂人關關七特別為修長蒙面漢子張烈心發了一指。

「驚蟄」。

乍見這一指,張烈心仿似見到那孤做不群但心狠手辣的白愁飛,在他面前晃了一下。

不知怎的,張烈心一想到白愁飛,就覺得心寒。

悚然。

——他必須要殺死這個人,否則終為此人所殺。

而今,這人雖已死了,但他的指法絕學,卻又在他面前陡現。

他一見就怕。

失了斗志。

——斗志雖失,但求生的大盛。

斗志是求勝,他己不求勝,只求生。

他還要︰

一,活下去。

二,好下去。

他和他的結義兄弟張威,想法都完全一致。

——他要活下去,好下去,就不能死!

他要掙扎求生!

這剎間,他只求保命,眼看「驚蟄」一指,破空而至,他的「落鳳掌」,五指如爪掌如綿,一手抓住了這凌空而至的指勁!

抓個正著!

「噗」的一聲,他的手背已給指勁貫穿!

——原來「落鳳掌」的功力只要運勢干掌上,手軟扣綿,刀切不斷,槍刺不入,可是他的手掌只要沾在敵人身上(任何一個部位),對方的那處著招的骨胳就會立即軟了,而且從那一處的骨頭開始軟起,一直軟到頭骨去。

所以,著了「落鳳掌」的人,通常會軟成像一灘泥,或者像剛溶化了的冰雪,或者像一具胚胎原形,但一時二刻還死不去,掙扎求生到頭來仍不得不死。

可是,夫七這隔空一指,」哩」的一聲,擊破了他的掌背。自掌心里直穿出去,仍疾取張烈心的咽喉。

幸好,張烈心除了「落鳳掌」,還有「臥龍爪」。

他的「落鳳掌」一破,「臥龍爪」立即一封,自鎖住了咽喉。

關七那一指,只射在他手心上。

「臥龍爪」本來就是一種極剛猛的「外家拳法」。張烈心卻把他完全當作「內家拳」來修習,爪一攻出,直扣人身十二大死穴,而張開花特別練得高明、高強的,是他出爪更毒辣,不是抓咽喉,就是挖眼楮,不然便是抓捏下陰、露蹊。

他不僅在對敵跟男的對手出這種歹毒招數,連對付女性敵人時,也一佯遞出這等陰招。

更可怕的是︰

由于他把這兩種掌、爪功力練到家了,練得他自己也成了不男不女身,這生理狀況又影響了心理狀況,使他出手更加惡毒,而且,別人與他交手對拆,以為他出手只要招架得住便了事,但他的「臥龍爪」,卻可以透過任何阻礙以內勁傳人對手體內,再自要害處爆炸開來。使他們形同著實中了一爪的效果並無大異。

也就是說,他揉合了「落鳳掌」勁的「臥龍爪」,只要凝緊內力于爪上、甚至根本不必真正的抓中對方,就可以同樣使敵人致命。

他的爪勁運布,即可在手掌、指尖五尺範圍內全面運作。

也等于是,關七這一指射至,根本未挨近他的爪,這一指諒必已讓他至柔至陰至毒至狠的爪掌所化解。

化解?

沒有用。

「吃」的一聲,指勁沖破爪勁,攻入爪心,血飛濺,張烈心的爪又出現了一個血洞!

幸好張烈心雖連受二創,但他反應奇速,居然猛把脖子往後一仰,就像是著了迎面一拳似的,仰天而倒。

他這一倒,關七那一指果然射空了。

射了一個空。

——幸好他避得快。

——幸好他精通「臥龍爪」與「落鳳掌」,先得把關七飛指阻得一阻,耽得一耽,他才來得及仰脖子避這奪命一指。

由于他把領項仰得如此之急、這般的猛,他甚至可以椎心刺骨也分明的體會到,他的脖于是扭傷了筋。

這一剎間,雖然驚險,但他隔中居然還掠過了這麼一個好玩的想法。

——不知狄飛驚一直抬不起頭來,是不是因為他腰脊斷了,還是因為像自己一樣,為了急于救命保身,因而扭傷了頸筋。

痛。

刺痛。

刺痛的感覺令張烈心十分清醒。

幸好,就是因為清醒,所以他的反應更快了。

看到他那一仰,忍不住有人在下面喝了一聲彩。

那一聲彩,不是發自狄飛驚。

也不是來自在屋瓦上的戚少商。

更不是正與戚少商並肩而立的孫青霞。

甚至也不是在轎中的無情。

馬上的朱月明也沒叫,他只是笑眯眯的看著屋頂上的拼斗,關七大發神威的指法。

連吳其榮也沒叫。

他叫不出。

因為關七以一指攻向張烈心,卻向他攻了十六、八指,他已應付得手忙腳亂。

他本來就是多汗的人,而今已迅即汗濕重衫。

他平時是一面與人作戰,一面以巾帕抹去臉上的汗漬。

而今他已自顧不暇,哪還管那汗兒?只見汗珠已全沾在眉上、眼蓋,有的還索性淌落、淌人眼眶里,驚濤書生已來不及揩上一揩、拭上一拭,哪怕是只空著手去抹一抹,也斷無可能。

叫的人亦不是孫魚。

他看得幾乎屏住了呼息。

當然也不是雷滾。

他不敢叫。

自然也不是楊無邪。

楊無邪這種人,一向處事沉著,天塌下來了,也不見得他會變色。

叫的人卻是在黑暗里、長街外、巷子口前的那名「更夫」。

他叫了一聲︰

「好!」

他失聲叫的。

——也許,這一招使的是吳驚濤或同級的高手,那「更夫」顯然就下會叫出這一聲來︰

這一招變化,死里求生,險中舍身,盡時應變,實在已難能可貴。

幸好張烈心有這一招,不然就死定了。

但他有這一招也沒有用。

因為他遏止的是關七。

關七向他發出了一指︰

他對上的是「驚蟄」。

——白愁飛的成名指法之一。

指勁射空,在天空居然發出了波、波、波三聲悶響後,像一記連花炮投擲于夜空發出連串的炸裂後,指勁竟然沒有消失!

它只折了一折,「颼」的一聲,在半空往下擊落!

依然追擊張烈心!

仍然直取張烈心之咽喉。

這一指就像陰魂不散,如蛆附骨一般,對張烈心纏綿下去。

——連關七臉上的神情,似也對自己之一指使得得心應手,而喜溢于色。

張烈心完了。

幸好張烈心是一個應變奇速和反應奇快的人。

他大叫一聲,雙掌反拍。

他的人已倒了下去。

下面即是屋頂。

他的雙掌反擊,就是掃在屋瓦上。

轟隆一聲,整塊屋瓦塌了下去。

——盡管他「臥龍」、「落風」二種歹毒掌功已教關七的「白愁飛指法」洞穿攻破,但他此際求活運聚的畢生功力,仍是非同小可。

嘩啦啦一陣連響,張烈心已在瓦石迸濺中重急墜人那大宅里。

屋頂又坍塌了一大片——要不是這古舊建築都是用真材實料一一架構起來,如宅主人司馬溫公做學向下的功夫和底子。只怕這一上來就瓦坍塌的幾下,這屋子早就立不住了,沒有頂

碎瓦四濺。

屋頂穿了個大洞︰倒像天還沒有崩,地已歿裂了。

對張烈心而言,這就是他最好的、最後的、也是最不能錯失的求生契機。

他立即滾了下去。

轟隆隆聲中,還夾雜著「嗤」的一聲,然後還有一聲似有若無的悶響,仿佛吞吐著許多發作不出的不甘與心翳。

但在屋頂上震怖人心的慘烈格斗中,誰也沒再來得及注意這些微的信息,誰也不願分心于這些不重要的聲息中。

畢竟,張烈心還是逃過了「驚神指」。

屋頂的破洞內很黑,塵土滾落,彌漫于空,誰也不知道下面的世界。

但他畢竟是活了下來。

——逃過了關七的追擊。

只要他能活下來,光是這一役,他就足以揚名天下、名震武林。

有些訊息雖然看來很不重要,微不足道,但在在後卻可能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和後果。

就像生病一樣。

以為咳嗽幾聲、生凡塊斑疹就不去理會,往往會導致病發不可收拾,難以醫治。

張烈心一落下屋瓦,觀戰的人幾乎都同時喝了一聲彩︰

以張烈心的武功,這下避得更真不容易哪!

但這一次,卻有一人不發一聲。

那打更人。

——剛才他為張烈心急仰身避指勁而喝彩,而今卻不發一聲。

只擺擺頭。

孫魚也是喝彩的人之一。

他最喜歡應變。

應變使他感覺到自己才是一個真正活著的人。

所以他也最善于觀人應變。

因為看人應變才能使自己的應變能更快、更準、更正確。

一個高手縱有絕頂武功,但若不善于應變,他只能算是個中級高手。相反的,一個中級高手如果擅于應變,那麼,其實就是位絕頂高手。

因為懂得應變才曉得變招。

要與人過招一定要懂得應變。

孫魚之所以為張烈心喝彩,不是因為這「張龍鳳」的武功高到絕頂——若論武功,張開花只怕還高不過他——但就是因為張五聖主的武功不算太高,卻因求生而迫出如此應變奇急的本能來,這才叫他喝了彩。

他是喝彩的人之一。

喝彩的當然不是他一個。

但他一面喝彩,一面也留意其他人的「動靜」。

——這也是他一向特長之一。

有些人夭生就能夠「心分數用」,而且可以「三心兩意」。

以前王小石重用孫魚,就是看中和看重他這一點。

大家都為此喝彩,便證實了他的眼光是對的——

但顯然有一人不是。

他在眾人喝彩聲中嘆息了一聲︰

嘆息很輕。

輕如落葉。

但份量卻重。

很重。

因為他是孫魚極注重的人︰

楊無邪。

王小石走後的「金風細雨樓」里,楊無邪是樓子里的總管,同時也是軍師,孫魚統領的仍是「一0八公案」,他負責搞組織和執行任務。

二人合作無間。

因為楊無邪知道自己手上需要孫魚這種年青人︰他的身份和年紀,不可能事事都由他出面、沖鋒。

同樣的孫魚知道自己不可缺少了楊無邪這種人物在後面督導、撐腰,要不然,有些場面和事情、人物,不是自己夠膽、夠力、夠狠就可以撐得起應付得了!

故此楊無邪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很重。

——這人可謂是「四朝元老」!

在蘇遮幕、蘇夢枕乃至王小石、而今的戚少商在「金風細雨樓」主持大局時,這楊無邪都一直出任總管、白樓主持、軍師和智囊,穩如泰山。

唯一的例外是。

他在白愁飛奪取「金鳳細雨樓」大權時就失了蹤。

他始終忠心耿耿跟隨失意負傷的蘇夢枕,不為白愁飛所用。

這點孫魚也自覺不如。

不過在當時他也無可選擇︰

若他離開了「金風細雨樓」,「一0八公案」精英就會不受他掌管,白愁飛就一定會殺了他;如果他還要留在「風雨樓」,就非得要替白愁飛訓練「一0八公案」的高手不可。

何況,他還要接受梁何的監視。

但他撐過來了。

他用的方法是︰

他不急。

他既下急著要去推翻白愁飛,但照樣用心的去處事、訓練人材。

他不是替白愁飛做事,而是替「金風細雨樓」保住一口元氣、一股精銳。

結果,當蘇夢枕重臨之際,白愁飛下令梁何格殺孫魚已遲。

孫魚更因為白愁飛已對他動殺機而義無返顧的在那要害關頭,將「一0八公案」反叛白愁飛。

倒戈一擊,與楊無邪內應外合,更加速白愁飛的敗亡。

然而今晚他又見白愁飛的「驚神指」。

——那驚天地、泣鬼神的指法!

而且是在關七手上使出來的。

其中「悚蟄」一指,張烈心避得那麼辛苦,眼看是避不過去了,但終于還是避過去了,所以他忍不住還是喝了一聲彩。

他乍見白愁飛的指法,竟有不自由主間生起了這樣的想法︰

——仿佛是白愁飛來報仇了!

是以他甚至是衷心地希望張烈心能躲過這「驚神指」的殺法,好像,他也曾作過對不起白愁飛的事,因而只好跟張開花是站在同一陣線上。

然而楊無邪卻在嘆息。

嘆息有很多意思。

有時是感慨的表達。

有的時候是哀傷的意思。

有的則是不同意的一種表示。

——楊無邪到底是什麼意思?

孫魚不明白。

他不明白的便問。

「先生為什麼嘆氣?」

「可惜。」

「可惜什麼?」

「可惜張烈心。」

「可惜這一指沒殺了他?」

「不。可惜的正是這一指還是殺了他。」

「哦?!他不是到底還是避開了嗎?」

「他沒有避開。」

「何以見得?」

「關七早已算準他這一避。這人的確是個戰神,戰天斗地,任何形式的格斗,早他在胸壑計算之中。他才落去。關七那射空的那一指,勁道激在一場飛濺的小碎瓦片上,那瓦塊已擊著了張烈心,而且還是在他落去的那一剎間命中的。」

「真的命中……?!」

孫魚還將信將疑。

「你不妨過去看看。」

孫魚真的穿入屋子里,看個究竟。

不然他不死心。

不然他不服氣。

他就是這種年輕人,什麼事都是研究個徹底,不然到底不能服氣。

可是他最終也只有眼氣。

心中對楊無邪的觀察力也只好在心里寫個︰「服」字。

他穿身入宅。

這是前朝重臣、當世大儒的房子,但而今已年久尖修,形同暖置。

宅內一片黑暗。

孫魚認準張烈心掉落的地方竄了進去,很伙的他便從瓦碎中找到了這個人。

這個人已死。

額前穿了一個洞,血還汩汩淌出。

的確,在他翻身落下宅里之一瞬,那擊空的指勁正好打在一塊小碎瓦塊上,瓦塊飛激,正好將他的前額打穿了一個洞。

他死了。

他死時雙眼瞪得老大。

他死不瞑目。

他到底還是死在白愁飛的指法下。

——盡管白愁飛早已死去多時,他仍是沒能逃掉白愁飛這留下來殺他的一指。

孫魚看了,長吸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今後要跟楊元邪學習的路還很長,日子也更多。

楊無邪那兒有的是學不光的東西,學不盡的智慧。

他解開了張烈心蒙面的布,態度非常凝重,而且若有所思。

——反正,人已死了,也不必再蒙面了吧?

他沉寂了一會。

然後,他自宅子里抬頭,就看見那瓦面上那一個大窟窿外,正在打得天昏地暗,殺得日月無光。

驚濤書生本來就已跟關七動手,現在也沒閑著。

他全身發出好聞香氣,好听的聲響,甚至雙掌揮動時還發出極其美艷的色彩,但無論他再好看、好听、好聞,關七只要隨意向他發出一指,他就馬上手忙腳亂。

可是關七並沒有面對吳驚濤。

他的指勁也是從背後隨意發出的︰

——仿佛就憑吳驚濤這個人,還不值得他直接發出攻擊似的。

他從背後發出的指法是︰

破煞。

——依然是白愁飛的獨門指法︰「驚神指」。

這是白愁飛「三指彈天」之一︰「破煞」!

遇上「破煞」的是驚濤,自然應付得左支右絀。

可是夫七仿佛還不足夠。

仍不滿足。

他是個戰天斗地的人。

他以斗爭為樂。

所以他還同時挑上了兩兒

孫青霞和戚少商。

他用的武功居然是。

刀和劍!

2.天生不怕

關七只有一只手。

他手上沒有刀,也沒有劍。

但他使的確是刀,確是劍。

——那是什麼刀?什麼劍?

他用是的「手刀」︰

「隔空相思刀」!

他使的是「掌劍」。

「凌空銷魂劍」!

那是刀氣和劍氣!

更重要的、更可怕的、更令人吃驚的是,相思刀和銷魂劍,本來都是王小石的成名獨門絕藝!

然而,關七都會用!

而今,關七都能使!

——他是怎麼學回來的?!

隔空相思刀、凌空銷魂劍,在他手上使來,天馬行空,揮灑自如,還一面施「破煞神指」制住吳驚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已故的白愁飛、已逃亡出京城的王小石的罕世絕學,全在這半瘋半痴的關七身上,源源使來,綿綿不絕?!

關七究竟是什麼人?

——他是人?還是鬼?

——如果是人,是不是聖人了

——要是鬼,是不是魔鬼?

——抑或是什麼都不是,他是一個神。

戰神?

戰神!

這個人仿似天生不怕︰

他不怕戰。

不怕斗。

他還好戰。

好斗。

他惹了個吳驚濤還不夠,居然劈手以極其強勁的刀氣劍芒,收手揮灑,攻回戚少商和孫青霞。

孫青霞揮劍。

他劍冷。

人傲。

他每一道劍光都似是一道閃電。

他身高六尺三,劍長七尺三,劍光朝天,劍勢狠,而且辣。

他出劍的原則是︰

每出一劍,必殺一人。

他使劍。

他可以稱得上是劍中之神︰

劍神!

可惜而今這劍神卻遇上了戰神。

他的劍遇上了關七的劍氣。

兩雄相遇。

兩劍爭鋒。

然而,他的劍再利,也是實的,關七的劍卻是虛的、空的。

實則有。

空則無。

關七隨手而發,以無勝有,也無中生有。

孫青霞一向人瀟灑。

瀟灑是來自性格中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一個人生得要灑月兌,才能瀟灑,才會瀟灑,寸可以瀟灑得起。

他不重視名。

視利如糞土。

他不好權。

他不怕挫折。

也許他唯一重視的,只劍和色。

劍使他活得有意思。

行劍道就是行俠道,對他這種人而言,劍和俠是同義的,分不開的,不可分割的。

色使他活得有活力。

色就是美人,追求美麗女子這個企圖和抱負使他活得更快活,更有聲有色。

所以他使的是一套灑月兌的劍法。

每一刻都瀟灑。

每一招都灑月兌。

因為他的瀟灑是天生的,所以他的劍法也妙造自然,孤芳自賞,自給自造,獨步天下。

他也是一個天生不怕的人。

可是他遇上的是關七。

關七的出手是空的。

一種空的劍。

——凌空銷魂劍。

沒有劍,卻有劍氣。

劍氣未至,人已銷魂。

那是一種無的劍法。

這種空無的劍法,每一招、每一式、每一劍都克制住孫青霞「有」的劍法。

孫青霞的劍法縱再瀟灑、再不羈、再無拘束,畢竟那還是「有」劍法的,有跡可尋的,有法可依的。

但關七卻無。

他什麼都沒有。

手上無劍。

劍上無招。

關七空手隨意揮灑,揮灑自如,仿佛他連心都是空的、無的。

但他的劍卻處處克制住孫青霞的劍。

他的劍招也招招壓制著孫青霞的劍招。

盡管那劍招似是心隨意轉、意隨心到,但那又確然是王小石的劍招。

他們看過這種劍招。

至少,楊元邪熟悉使這種劍法的人,孫魚也目睹過這種劍法。

——王小石本來就是一個無所謂的人。

他無所謂勝、無所謂敗、無所謂起、無所謂落、無所謂浮、無所謂沉,無所謂喜、無所為惡、甚至連生死也無所謂。

就是他的無所謂、不計較、自尋快活、不尋煩惱,所以才能練就他這種絕世的劍法︰

既無所謂,但又在黯然銷魂、悄然神傷中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種看去無依無憑,但卻有情有義的劍法。

這種劍法而今在關七手上信手使來,招招竟成了孫青霞「朝天一劍」的克星。

孫青霞手上的劍開始發綠。

他一旦斗出真火來,劍就會發青。

他的臉色也一樣。

發綠。

也發青。

戚少商的臉色卻在發白。

——一種令人不寒而栗的白?

蒼白。

他的劍則綻出寒芒。

劍發白。

白得像透明的冰雪。

這一次,不止是孫青霞遏上了他劍法上的克星,連戚少商也遇上了極其強大的敵手。

只不過,關七對付他的不是劍。

而是刀。

不是劍招。

而是刀法。

戚少商原來使的是一種不要性命了,但仍非常有情懷的劍法。

這是一種孤寂的劍法。

劍意非常失落。

但由于戚少商一向有一種王者之氣,他的劍路無意有意間也有一種磅礡的大氣,隱含一種王者的風格。

在他過去的人生長路里,成時稱王,敗時則為寇,得志則 叱風雲,失意時流亡千里,然而他的劍法可不是這樣子的。

他的劍路縱橫,清奇孤高,成也是王,敗亦是王。

只有他才可以使出這種世與我相適的劍法。

所以他跟孫青霞交手的時候,孫青霞的劍法的做岸、厲辣,剛好更迫出了他劍法上的清奇、淒其。

他著眼孫青霞斗劍,就像韓非于所說的︰有蛇曰尷,生有二首,二首各不相服,互噬互嚙而死。

也許他的劍法本就和孫育霞的劍路一體兩面、單鋒雙刃。

他的劍法很抒情。

孫青霞的劍法則很寫意。

但他的劍法卻剛好遇上「隔空相思刀」。

這刀法原創自天衣居士。

天衣居士許笑一本來就是個重情的人。

重情的人自然創出有情的刀法。

但真正發揚這刀法的人是王小石。

王小石是個多情的人。

——他失意過多次。

可是他一向的原則是。

寧可因失戀而繼續受傷,決不可以因怕失戀而不敢去戀愛。

這是原則問題。

對情,他是勘不破、看不開、放不下的,更重要的是。

他也不願放下、勘破、看開。

因為不需要。

做人要做得有樂趣,總得有悲歡離合、七情六欲。

所以他這種感情用事的人來使這種多情多愛多相思的刀法,自然可以使出另一番青出于藍猶勝于藍的境地來。

而今,使這種刀法的卻是關六。

關七痴。

他痴于情。

關七狂。

他只狂于武。

是以他以情用武。

他的「相思刀」一鋪展開來,剛好處處克制住戚少商那十分抒情、很有情懷的劍法。

也想不相思。

相思令人老。

相思本來就是一把刀,斷水水更流,斬情情更深;戚少商那一把斬情、忘清的劍,遇上這種刀氣,正是︰斬不斷、理還亂,使他如行雲流水的劍法,也化為雲煙,多障多羈,莫道不銷魂,劍苦有情劍不老,人卻為相思所老。

戚少商的這種背叛命運的劍法,遇上這蕩氣回腸的刀意,就得要化作繞指柔,劇烈不起來,也激情不起來了。

相思刀,沒有刀。

劍卻有劍。

相思如刀劍如虹。

減少商開始氣勢如虹,之後,終為這似有若元、空虛破碎的刀氣所糾所纏,像一張無形的網,戚少商劍若蚊龍,無奈都掙月兌不出。

劍作龍吟。

劍意消沉。

刀綿綿。

刀意無意。

刀佔了先機。

得了上風。

3.走火人魔

關七一個打三個。

他以白愁飛的「驚神指」困住了吳驚濤,令他左支右絀,屢遇奇險。

他又以王小石的「銷魂劍」敵住孫青霞,且以「相思刀」把戚少商打得幾乎還不了手。

這還不夠。

之前,他還以一口血箭打翻了張鐵樹,又以一記「驚蟄」打殺了張烈心。

吳驚濤、戚少商、孫青霞都是絕頂高手,然而他們三個人都打不贏一個關七。

楊無邪已觀出情形不妙。

他不能任由戚少商折在這里,更不能允可他們的龍頭傷在關七手下。

不能。

所以他準備下令︰

下令要孫魚緊急調度「一0八公案」,先行纏戰、對付關七,讓戚少商先行歇一口氣再說。

可是,到頭來,令已不必下了。

也來不及下了。

因為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關七飛身下屋頂,向正在街心、巷口仰首觀望的人發出了攻擊!

關七正以一人之力對付三大高手。

但還不夠。

他突然飛身而下。

本來,戚少商、孫青霞、吳驚濤正與他劇烈作戰中,這幾人都是當世人杰,只怕難再有誰能在跟他們交手時能說收招便收招的、要停手便停手的。

可是關七卻是要收便收。

說停就停。

更可怕的是︰

他雖停了手、收了招,但他對戚少商、吳驚濤、孫青霞三人所發出的「驚神指」、「銷魂劍」和「相思刀」,其勢依然不減,其怠猶在,仍奇招迭出,讓三人奇險頻生。

可是他的人已下去了。

就那麼一飛身便掠下去了。

他飛身掠下,第一個找上的對象,便是狄飛驚!

他為什麼要找狄飛驚?

——為什麼要找上這個一向連頭都抬不起來的可憐人?

關七凌空飛身,向夜梟一樣,向狄飛驚迎面撲來。

可是在他身形展動之始,他掠過之處,正好是黑光上人立足之處。

詹別野本來目睹關七且以一敵三,精彩絕淪,目為之眩,神為之奪,不意關七說走就走,而且臨走時,還向自己拍了一掌。

這一掌也沒什麼。

沒什麼特別。

一一若說有詭異處,只是這一掌遞出時,掌的周邊發出了些淡淡、落落的氣體和光芒。

黑光上人一直是個很謹慎小心的人。

他一向提防人。

——凡是人,就得要提防,因為人是會害人的、傷人的。

他一面觀成,一在提防︰

既提防上面、也提防下面。

——上有關七這種「戰神」,下有朱月明這種「小人」、無情這種「公人」、還有楊無邪這種「敵人」。

可是一旦關七聳身而起,掠過他的頭頂,還一掌拍下,他居然沒來得及閃/躲/避。

連他也不明白到底為了什麼︰

一——是他遲鈍了?

——退化了?

——還是著了魔?

——或是他練「黑光大法」已走火人魔?

他自己雖一時省悟不過來,但旁人是了解的。

像朱月明一看,就非常明白︰

那是氣勢。

——關七的氣勢。

無與倫比。

無可抵御。

像狄飛驚雖然沒有抬頭,仍然心知肚明︰

那是氣派。

——關木旦的氣派!

那氣派吃住了全場。

也鎮住了詹別野。

就像無情所理解的一樣︰

那是魔性。

——關七聖的魔性。

道消魔長。

走火入魔。

那魔性懾住了黑光上人。

也侵奪了全場眾人的神志。

飛如楊無邪所知的︰

黑光國師已為關總聖主所震——要換作任何一人處于同地同一時際,也一樣會像詹黑光一樣,投能、沒辦法、也沒及時避得開去的。

不過,黑光上人雖躲不過,但他依然可以招架、能夠還擊。

他現在就招架。

便還擊。

還擊的力量很大。

黑光上人一出手,就仿佛聚集了上夭人地所有的黑、所有的暗、以及所有的黑暗。

這黑是惡的。

這暗是毒的。

他的「天下一般黑」素來是有殺無赦、既惡且毒的。

他一時竟避不了關七這一擊。

他避不了便還擊。

擊!

兩擊互擊!

也互激!

激烈的互激!

黑光和白芒互激互擊才一下、詹別野正飛了出去。

他一面飛,一面想抓位些什麼、攀著些事物,結果是唏哩嘩啦、 里啪啦,連同瓦碎木梁,一齊往下塌,轟隆聲中,那古舊大宅又崩塌了一大片、一大成、一大塊。

他的人也跌落了下去,一面還大叫︰「破體無形劍氣!先天破體無形劍氣!」

他的身軀還剛好撞在一個人的身上。

這人正勉強恢復過元氣來,正要躍起,但黑光上人已壓了下來。

詹別野現在身上正聚集了兩種力量︰

一是他自己的「黑光大法」之力,另一是關七的「元形劍二道罡氣、真氣,聚合一體,激動全身,而剛躍起來的人,就撞在他的身上。

這人大喊了一聲,喊到中途已沒了聲息。

這人當然就是。

張鐵樹。

張鐵樹本來沒死。

他只是給關七的那一口血箭打下屋頂去。

他好不容易才掙扎、爬起、要躍上屋檐來。

但又正好撞著黑光上人。

——和他那一身交擦互激的白罡黑氣。

4.走魔入火

黑光上人掉了下去。

關七卻陡升了起來,再疾沉而下,如鷹如隼,仿佛他本身的「先天罡氣」,加上詹朝天的」黑光神功」使他力道倍增,更強更烈。

他的勢道更猛。

更急。

更凶也更暴。

他撲向狄飛驚,一面發出厲問,其聲淒其︰

「純兒呢一?!」

他的身形何等之快,吶喊再起,他已探至狄飛驚身前。

他一手就抓了下去。

看形勢,他是想一把抓住狄飛驚的衣襟,把他揪了上來。

他的手已抓住狄飛驚的衣褲。

狄飛驚全身忽然一熱。

這是一種神奇的扭動。

如遭電殛。

如在痙攣。

然後就在這瞬息間,狄飛驚己抓住他的手,扳仕他的手指,扣住他的手腕。

關七冷哼一聲,只間︰

「——純兒呢?!」

他的手同時發出一服白茫茫的罡氣,同一時間已將狄飛驚的右手震開。

但狄飛驚的左手又扣了上來。

這次他是雙手一齊抓扣住關七的手們。

扣得緊緊的。

關七只剩下一只手。

狄飛驚卻有兩只。

這幾招變換奇速,但楊無邪還是馬上窺出了狄飛驚的武功招數。

這次,楊無邪忍不住喊了出來︰

「棄子擒拿法!這是大棄子擒拿手!!」

棄子擒拿法!

大棄子擒拿法!!

大慈大悲棄子擒拿手法!

這是擒拿手失傳了五百六十六年的絕招,之前的擒拿手,比起這種擒拿手法,黯然失色,之後的擒拿法,相比這種擒拿絕技,不算什麼。

在運用中,這種擒拿手不但可以鉗制住人的筋骨要害,還居然可以醫治奇難雜癥,甚至有人給擒拿過了之後,一如中了蠱,開了竅,發了神經,它居然還能改變人的性情!

听說這種擒拿手法,不但站著能使,躍在半空亦能施,甚至坐著、躺著、乃至埋著也能運用自如。

更可怕的是,據說這種擒拿手法的人,一定要殘廢——就算不殘,也一定得廢,縱能不廢,也必定會殘。

學這絕技代價大大。

太沉重。

第一個創這擒拿手法的人是。

卜先知。

在他未創這門絕學之前,他的外號人稱之為︰

「未老先生」。

一旦他練成了這種絕世奇學,名動天下之後,人在其背後卻多稱他為︰

「絕子絕孫」。

他之所以從「未老先生」卜先知搖身一變,變為「絕子絕孫」卜先知,原因很簡單,有二︰

一,他的受了重創,真的成了「絕子絕孫」。

二,人們從喜歡他童顏鶴發、臉如冠玉,以及敬愛他為人俠義敦厚、洞悉先機,到後來卜先知性情大變,殘暴狠毒,所以人們都怨恨他,都希望他「絕子絕孫」。

他真的也「絕子絕孫」,傳不了子,只好授予徒弟。

他的徒弟多不死也殘廢,幾乎沒有一人有好下場。

——但這種武功太厲害。

——所以,盡管習這絕技太沉重,但還是有人趨之若渴,一旦得人傳授,如獲至寶。但學它,就算不致走火人魔,也難無走魔人火。

不過,到頭來,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死的死,殘的殘,廢的廢,有的還不知所終,皆無著終,這種絕學到底還是失傳

但現在卻出現了。

重現在狄飛驚手上。

狄飛驚一出手,便用來對付關七。

而且已制住了關七。

關七是何許人也?

——此人豈容讓人輕易制住!

假如關七跟平常人一樣,有兩只手,以他的武功,當然不易制住。

但他卻只有一只手。

一只可憐的手。

一只可怕的手。

上以狄飛驚一出手就以雙手扣住了關七的手。

「棄子擒拿手」最厲害之處,不是在擒,不是在拿,而是在手,以及手法。

只要敵人有任一絲破綻。空隙,或任何部位暴露受制于練這種絕學的人之手中,不管是沾在耳垂。尾指、還是一小撮毛發上,他都一定能將對方整個人完全制住、制伏、並置之于死地。

何況,狄飛悚已完全拿住了關七的手。

不錯,狄飛驚是擒住了關七的手。

關七的手不能動。

甚至連人也不能動彈。

但是他的手指在動。

動得飛快。

而且詭異。

他有時屈著拇指,有時伸著無名指,有時中、食、尾指齊屈伸不已,口里還在念著咒語也似的一句話︰

「臨兵斗者皆陣列于前!」

臉色。

狄飛驚的臉色本來就很蒼白。

而今卻成了慘白。

他奮力絞扭著關七的手,可是到底無能為力。

他只有呼喚了一聲,帶著不甘與沉哀︰

「快慢九字訣法!」

那確是「快慢九字決」。

而且是當年「六分半堂」總堂主雷損的「快慢九字大手印」!

雷損仗之以成名,仗之以縱橫江猢,更仗以橫掃天下、獨步武林!

——可是,那原是雷損的獨門絕技,又怎麼出現在關七手上、指間?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快慢九字訣法」來自「密宗九字印訣」,當年,雷損在「三合樓」跟白愁飛與王小石、蘇夢枕聯手戰關七之際,曾使用過,並且曾一時困住了關七。

這密宗九字印法和手印,雷損在施為之時,能把極為強大的真氣、技法和念力,三者合而為一,在瞬息間一動念、一動心、一動指頭,就有扭轉乾坤、斬神滅鬼之大力。

這「九字訣法」的「九字」,原為︰「臨兵斗者皆陣裂在前」九個字,語出于抱樸子,原文為「臨兵斗者,皆陣裂前行」,每個字都可換化為獨特的手印,也是密宗行者在顧指翻臉間與上天靈力溝通相契的方式。

不過,這「密宗九字訣法」,有多種手印都必需要雙手十指合時施為方可。譬如第一字印「獨鑽印」第三字「外獅子印」到第六字訣「陣」字「內縛印」至第九字「前」的「陷形印」,無一不是雙手施為的訣法。

由于雷損缺了三指,他雖套上「假指」,但這並未使他在運使時有不便/不速/不從心處,反而他創造了一種用單手比劃出這密宗家手印訣法的獨特方式。

而所謂快、慢,是他使用這種手印訣法的兩種方式。

快有快打。

慢有慢攻。

可是、再怎麼說,雷損還是有一雙手——他頂多不過是少了三根手指而已,關七卻只有一只手。

只剩下一只手。

一只手又如何使雙手十指聯施的︰「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的決法?

能。

關七能。

他非但能,而且只見他五只指頭、骨節彈動不已,轉眼狄飛驚的擒拿手已擒他不下、拿他不住。

而且反而給他扣住、揩住、克住。

很快的,狄飛驚已凶險百出。

瀕臨險境。

關七居然以一只手使兩只手才能使的「密宗九字訣」。

他一下子便反敗為勝。

反制狄飛驚。

化被動為主動。

轉弱為強。

他開始只是念念有詞︰「臨兵斗者,皆陣列于前」,到後來,他每吐一字,即施一訣,本來披頭散發,一臉煞白的他,此時竟滿臉佛光,滿身佛性,每一招遞出,都透露出神機、夾著佛法,以念力把大宇宙、大自然、大無地間生克制化的力量,與本身與生俱來的天性靈力結合為一,再以神佛之力和自身之力融為一體,手勢時而蓮華時而劍,快時極慢慢時極快,在印契曲直伸合間發揮了「臨兵斗者皆陣裂在前」的殺力、魔力與攻擊力。

狄飛驚當然已制不住了。

且為他所制。

狄飛驚遇險。

險極。

——誰能挽救狄飛驚的險境?

沒有人。

除了他自己。

他用一句話救了自己。

同時也完全轉移了關七的攻擊。

那一句話是。

「她落在他手上。」

一句話。

五個字。

夠了。

局面變了。

完全改了。

關七停手。

轉身。

目露凶光。

飛掠。

撲向另一個人。

他撲向這個人就形同攻擊兩個人。

因為戚少商是跟楊無邪同在一起的。

他們不但同在一個組織里,也在同一條船上,同一陣線上,同一危機和利害關系上。

他們是在一起的。

確是在一道的。

5.走水入魔

「她落在他手上。」

說這句活時候的狄飛驚,眼楮望向楊無邪。

他望向楊無邪的時候,楊無邪也正好望著他。

他很清楚一件事。

在場中,最希望他死的,其中一個,必定是楊無邪。

原因很簡單︰

這些年來,他和楊無邪,一個在「金風細雨樓」,一個在「六分半堂」斗了那麼久了,兩人不管是在蘇夢枕還是戚少商當政、或是雷損抑是雷純掌權時期,仍然穩當第二號人物,甚稱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們勾心斗角,許久以來,結仇必然深厚︰不管是楊無邪的計略陰謀下使狄飛驚的手下心月復中伏喪命,還是狄飛驚的布署謀略下殺害暗算了不少楊無邪的門人子弟,兩人雖始終未能斗倒對方,但仇恨必深,仇怨必多。

楊無邪當然不希望「六分半堂」仍有狄飛驚、他在,就會礙著他的大計。

狄飛驚也必然希望「金風細雨樓」沒有了楊無邪,他仍活著,就一定會礙著他的事。

所以狄飛驚自然知道,楊無邪巴不得他死。

對付敵人,狄飛驚的方法一向是︰

一,化敵為友,把敵方的攻擊力量變為自己的實力,何樂而不為哉!

二,避而不戰,他自己下限對方直接交手,可無涉險,也可消耗對方的戰力與斗志,若真要交手,他也會假借他人之力,清除異己,消除障礙。

不到萬不得已時,他是決不出手的。

至少是不親自出手的。

三,若避不開、化不了,只好應戰,一旦接戰,就不留活口,不留余地,決不讓對方有卷土重來或報仇的機會。

他平生絕少出手,而今,遇上關七,他是不得不出手。

可是他仍敵不過關七。

四,要是他真的打不過敵手,便令馬上轉移敵人的攻擊目標。

他移轉敵人的視線的方式有很多種,讓敵人知道有更可恨的敵人、或更志在必得的事物,就往往可以讓敵人分心亂神。

一分心,一失神他就可以乘虛而入,有機可趁。

他現在就是這樣。

他知道關七要找雷純。

關七一定會找上他。

盯死他。

同時也釘死他。

所以他把這「燙手山芋」扔了出去——

扔給楊無邪!

他遇險,他也祈禱楊無邪遇險。

最好,楊無邪死,而他不死!

關七即刻找上了楊無邪。

他真是說走就走。

要撤就撤。

狄飛驚想要困他片刻都力有未逮。

何況狄飛驚根本不想困阻關七。

他巴不得關七替他殺了楊無邪。

楊無邪本來要孫魚盡心調度「一0八公案」為戚少商解危。

但卻在頃刻間,關七的攻勢已變︰先把詹黑光打下古毛,又飛撲狄飛驚討人,數招間他眼看已有機會格殺狄飛驚,卻因狄飛驚一句話而攻向自己。

關七一手抓向楊無邪。

他抓得很直接。

很不客氣。

也很囂張。

——可是他囂張得起。

別看他輕而易舉、旁若無物的隨便一抓,這里邊蘊含了多少大力、大信和大武功!

這一爪下來,其勢決施,決無回圜余地,也絕不容情,但其間自蘊多少復雜變化、包含多少奇功蓋勁,孫魚只有一眼.已夠驚心。

至于楊無邪,甚至不必抬頭看,已知來勢非同小可!

這是「大力鷹爪手」!

據楊無邪的記憶里和他所收集的資料中,他完全聯想不出關七跟「大力鷹爪王」這一系的人曾有過什麼樣的關系?

沒有。

但這已不重要。

因為跟前的關七,既會使白愁飛的「驚神指」、「三指彈天」,又會使王小石的「隔空相思刀」、「凌空銷魂劍」,還會使雷損的「密宗大手印九字訣法」——他還有什麼不能使?下會使?

問題只是怎麼破?如何對付?

簡直不可破!

無可對付!

關七就這樣一把當頭抓落,竟難破難挽,難分難解!

這時候的關七,已不像是一個人。

像一位神魔。

如果他是人,也必非凡人,而是天人。

——天人合為一體的︰

「天人」!

關七的光芒是赤熱的。

烘熱的。

他一面仍發出淒厲的喝問︰

「純兒呢?!」

一一一純兒?!

「純兒」當然就是雷純!

雷純當然不在楊無邪手上。

一一一要是雷純落在「金風細雨樓」,那就天下太平了!

楊無邪近日已愈來愈發現︰

雷純也許比她父親雷損更不好對付!

也許,雷損的武功確比雷純高多了,可是,雪損的沉著、詭詐和以退為進的老謀深算,至少還可能預防在先。有跡可尋。但跟雷純交手斗智,可謂羚隻掛角,深沉莫測,這女子看似全無江湖經驗,純潔溫馴,但有時又機詐百出,笑里藏刀;楊無邪跟她明爭暗斗迄今,竟連她到底會不會武功這一點上也沒模清。

根本模不清。

楊無邪卻有一個推斷︰

人皆以為狄飛驚是個世間難得的忠義之士,雷損在主的時候,他為雷損盡忠效命,忠心不貳。雷損歿後,他秉承雷損遺志,鞠躬盡瘁,依然效忠于雷純,為她賣命,以報其父識重之情。

楊無邪不以為然。

他認為狄飛驚不是為報雷損而對雷純忠心耿耿,而是根本狄飛驚對雷純有思慕之情。

——愛一個人,才會為她不惜一切,也不惜犧牲一切。

像狄飛驚這種人,就算是愛一個人,也不會輕易向人表白。

更何況他愛上的是雷純。

像雷純這種人,她真要是喜歡一個人,恐怕也不好表達。

何況她今天的身份是「六分半堂」的代總堂主。

——她是「代總堂主」,然而卻沒有真的「總堂主」。

像狄飛驚這種人,除非不愛,一旦發生情愫,必定會愛得如夢似幻,欲生欲死。

狄飛驚是個深沉的人。

深沉的人自有深沉的愛。

——練武的人,練到痴處,真氣走岔,可能導致走火人魔。

愛情也是。

——若說柔情似水,有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故爾不止于走火入魔,走水,何當不能入魔。

若說人佛之法門有四萬八千種,人魔之道何當不有八萬四千種?

楊無邪甚至懷疑︰

狄飛驚是因為雷純而忠于「六分半堂」,才把一生的精力和智慧都擺了進去,反而不一定是為了報答雷損的知遇之恩,而為「六分半堂」耗了他的半生。

是以,楊無邪認為︰

若自己掌握了雷純,就大可也能控制狄飛驚。

可是。雷純當然沒受他縱控。

所以他和狄飛驚抗爭︰

難分軒輊。

「金風細雨樓」仍跟「六分半堂」對壘︰

旗鼓相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群龍之首最新章節 | 群龍之首全文閱讀 | 群龍之首TXT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