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旅 第二章 作者 : 亦舒

「据说我小时候十分顽劣,两岁才开白讲单字,父亲教我阿拉伯数目字,我不耐烦,指着说一、一、一、一、统统是一,然後当学会了,坐在电视机前看长篇卡通,哈哈哈哈哈。」;

婵新见振星如此天真活泼可爱,不禁也笑起来。

「对不起,妨碍你早祷。」

「我已做过。」

振星说:「祷告是同上帝说话吧。」

「是。」

「他听得到吗?」

「次次都听到。」

「那麽,世上为什麽还有饥荒战争疾病,你为什麽要进医院做手术?」

振星并非存心揶揄,她语气中自有一股无奈苍凉。

呵,婵新发觉她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婵新心平气和地回答:「可是星宿亦有生与死,宇宙间有光与暗,人世有善同恶,万物均具陰阳,一直有两股对比的力量存在,没有丑,焉知美,没有恨,谁会认识爱。」

振星刚想再说什麽,忽然听到门铃晌。

婵新说:「呵这是来接我的。」

「我去招呼,你且更衣。」

振星一边走一边口中喃喃自语:「光与暗,善与恶,陰与阳……」

门外站着一位年轻人,「小姓徐,前来接铁莉莎修女。」

「请进来。」

「一早打扰。」

「喝杯咖啡好吗?」

「谢谢。」虔诚的教徒都有无邪的双目。

振星领他到厨房坐下,一边做早餐,一边说:「麻烦你了,一早前来接我姐姐。」

那年轻人笑说:「不妨事,若非铁莉莎修女,我今日不会在世上。」

振星一怔,「此话怎说?」

「呵,三年前我患血癌,由铁修女捐骨髓给我,我才得以存活。」

什么?

振星大大震惊,每隔一些时候,她便有新发觉,姐姐简直有异於常人。

那年轻人愉快地说下去:「那一年她共救活了两名病人,不过另一位最近又再度入院,未知情况如何。」

两次!

振星听到身後有咳嗽声。

他知道父亲起来了,他才不会让陌生人送婵新入院,振星叹口气,她听过木兰替父从军,看样子周振星非走这一趟不可。

这时天还未亮,振星连忙套上外出服,取过车匙,抢着说:「由我陪姐姐。」

可是周舜昆说:「不,你陪母亲,我去去就回来。」

振星猛地想起,他们父女也许有话要说,想争取独处时间,故默默颔首,送到门口。

待车子开走了才关门,一回头,看见母亲已经衣着整齐站在身後。

「别担心,」她说:「今日不过做检查,中午便可返来。」

「母亲,」振星问:「你会不会捐骨髓给人?」

纪月琼笑,「什麽意思?」

振星坐下来,似自言自语:「父母有需要,我当然义不容辞。」

她母亲立刻欠欠身,「谢谢,谢谢。」

「还有,王沛中如果不行了,当然也得出手。」

纪月琼颔首,「事後叫他全家叩头谢恩。」

「可是其他人等,这真是……」

「怎麽会讲到还麽大的题目上去?」

「婵新呀,那麽瘦小个子,动辄捐这个捐那个给陌生人。」

纪月琼动容,「呵,她真的慈悲为怀。」

振星说:「我放心了,那样的一个人,大抵不会来同我争家产。」

纪月琼看着女儿,叹口气,「真是我的错。」

「什麽?」

「教女无方,把你养得口无遮拦。」

「呵我是有话直说。」

「人家会怎麽想?」

振星微笑,「妈妈,事事想着人家怎麽想,那还怎麽做人。」

「你真豁出去了。」

「妈妈,我一心来这世上享福,当然要放开怀抱,难道你不愿看到我这样开心?」

「你快乐,比我自己高兴更好。」

振星哈一声,「我一早就知道。」

「别多讲了,去,去医院给你父亲与姐姐精神支持。」

「你呢?」

纪月琼理智分析:「在这件事上,我纯属姻亲,一点血缘关系也无,用不到我,我是外人,我在场,徒劳无功,你不同,一则可代表我,二则年幼无知,无人嫌你。」

「我去,我去。」

振星抵达医院,在候诊室见到老父,他背着她,振星蓦然发觉父亲头顶部位头发已经稀疏,心里一痛,连忙趋向前去,「爸爸。」

周舜昆拾起头,「你怎麽来了。」

「我给你送热可可来。」

振星递上一只小小不镑钢暖壶。他认得这只暖壶由他亲手买来给念小学的振星带饮料去学校喝,一晃眼这麽多年了。

「姐姐呢?」

「在接受检查。」

「爸要不要回家?我替你。」

「再等一会儿,这些年来我并无为她做过什麽。」

振星说:「好像是她不愿跟你。」

「我总觉内疚。」

振星微笑,「都是注定的吧,像我,天天同父亲厮混,有这个福气。」

「你小时候真正可爱,一张脸雪雪白,扁扁的,像活女圭女圭。」

振星笑,「父母看子女,都用这样的目光吧。」

医生出来了。

照例安慰病人家属,表示不过是中小型手术,并无大碍,明日上午九时许入院,即刻入手术室,中午可知结果,三日後可出院云云。

最後医生看着振星问:「周小姐你是什麽血型?」

「A十。」

「同病人一样,如有必要,你愿意捐出血液吗?」

振星亳不犹疑,「愿意。」

周舜昆接着表示想把病人转到私家房间,让她安静休养。

振星一抬头,看到王沛中赶来了。

心头一喜,「你不用上班?」

「我来支持你呀,你的事即我的事。」

振星温柔地看着他,「一张嘴这样会说话了。」

「对,忘记告诉你,爸爸打算送辆车给我们做礼物。」

「那多好。」

「来喝喜酒的客人自然会带传统的黄金首饰来给新娘配戴。」

振星谦逊,「那我真的要抬不起头来了。」

半晌,王沛中间:「你姐姐可出院没有?」

振星一怔,他都知道了。

王沛中双手挥在口袋里,「没人对我说过什麽,是我自己综合这一两日的所见所闻,蛛丝马迹,得到的结论。」

那,也就很聪明了。

「你不是一直希望有个姐姐吗。」

振星点点头,但是,她希望姐姐同她一样无聊庸俗,成日为一袭婚纱,一件首饰钻营,姐妹俩躲房中哺嘀咕咕,嘟嘟囔囔,谈论邻家的是非,然後,中年齐齐发福,结伴挑女婿,搓麻将,数媳妇的不是……

周婵新太高贵圣洁了。

振星到这一刻还弄不懂婵新今早说的善与恶,生与死,陰同阳。

这时看护微笑走过来,「你们可以去看病人了。」

他们一行三人马上走进病房。

婵新有点虚弱,需扶着才能坐起来。

振星忙说:「这是饿出来的,回家多吃些滋补食物,保证有气力。」

看护推门进来,「请於一时前出院。」

王沛中咳嗽一声,轻轻告诉振星:「同酒店一样,过了一时,另外算一天房租。」

周舜昆握着婵新的手,忽尔老泪纵横。

振星与玉沛中假装看不见,人总有流泪的时候,哭是一种宣泄感情减压良方,稀疏平常。

振星把自己身上的羽绒大衣月兑下罩姐姐身上,扶着她上车

婵新尚一直闭着双目打咚嗦。

王沛中已在车子後座铺好枕头及厚毯子,让婵新平躺着回家。

婵新微笑,「倒底要有家人。」

「爸,你与沛中婵新同车。」

「你呢?」

「我,我独闯江湖。」

王沛中笑,「把帐单寄回家就行了。」

婵新忙说:「手术後几位可别这样诙谐,大笑会牵动伤口痛坏人。」

振星瞪着王沛中幸幸说:「你别当我是煮熟了的鸭子,不会飞。」

他们到家的时候;菲律宾籍的家务助理已经回来,对婵新必恭必敬,因信的也是天主教,只赶着叫修女。

已经做好清鸡汤,撇了油,加两瓣白木耳,十分可口,婵新喝了一大碗,然後回房休息。

振星陪着她。、.

婵新感慨,「父亲哭了,我多不孝,你能叫爸爸笑心我却叫他流泪。」

「你少说几句吧,手术後怏些康复就很孝顺了。」

婵新闭上眼睛。

振星说:「最後一个问题,即让你休息。」

「请说。」

「你何故捐出骨髓?」

婵新答得简单:「助人为快乐之本。」

「对本身有一定危险。」

婵新拍拍妹妹手背,「所造成伤害,不一定比失败婚姻更大,何故人人仍前仆後继。」

振星没好气:「我与王沛中只结一次婚。」

婵新笑答:「那是一定的。」

振星吁出一口气:「那快乐,必然很大很大很大。」

婵新温和地答:「同挑到合适的婚纱一样大。」

振星愧不能言,「肯定大很多。」

「决定结婚生子,相夫教子,也是很好的一件事,也不易为。」

「谢谢你,婵新。」

这时振星听到母亲在走廊说:「振星,让姐姐休息。」

振星熄灯离房。

她与沛中在偏厅研究婚礼细节。

「在酒店吃西式晚餐比较热闹,稍後可以跳舞。」

「伯母怎麽说?」

「伯母说,你怎麽到这个时候还叫她伯母。」

「在酒店,可是吃法国菜?」

「结婚蛋糕上那对模型新郎新娘必需留着给子女观赏。」

「蜜月你选何地?」

「我不肯定,好像都去过了。」

「伯母会不会把我们送上月亮?同她商量,她未必不肯,届时就名符其实度蜜月了。」

「不如同爸妈一起去。」

「他们会嫌我们。」

这麽开心,晚上还是睡不着。

半夜振星走到客厅,发觉父亲坐沙发上看夜景。

小时候,半夜哭闹,总是父亲来拍拍抱抱,父女累了,就倒在地毯上呼呼相拥入睡。

「爸。」

周舜昆拾起头来,见到振星,不知恁地,轻轻倾诉起当年事来,「那时几乎天天同婵新母亲吵闹。」」

振星分析:「年纪轻,没修养,沉不住气,经济情形也不好,更造成导火线。」

「我同你母真个相敬如宾。」

「妈认识你之际已经成名,房子汽车珠宝都自置,对伴侣没有要求,当然容易相处。」

「振星你说得很好。」

「过去的事不用再提。」

「可是婵新的童年少年就这样被牺牲掉了。」

振星也承认这一点,「不过,她今日走的路,却绝对是她自己的选择。」

「为什麽我一开头没碰见你母亲呢?」

「我不知道,爸,也许你的人生路比较迂回。」

「振星,答应我,善待你姐姐。」

父亲从来没求过她任何事。

振星连忙答「那自然,可是说不定,倒是她照顾我呢。」.3

父女握紧了手。

婵新终於躲不过那一刀。

手术做了两个多小时。

振星感觉如捱了一整天,度日如年。

一直问好了没有好了没有。

後来看护见到她连忙别转面孔,不欲敷衍。

医生终于出来说,「手术十分成功,病人情况良好。」

振星马上打电话通知母亲。

整家欢腾起来。

王沛中偷运两瓶香槟进来,待婵新一醒,立刻开了盛在纸杯中递于众人畅饮。

振星附下脸去问姐姐:「痛不痛?」

婵新轻声答:「伤口只不过像一只熨斗在烤。」

稍後纪月琼亦来探访,诧异地说:「这麽多人,振星,你与沛中先退出去。」

「我们晚上再来c」

到了市中心,他俩结伴吃火锅。

饭店里人山人海,门外一大堆吃客轮候,挤得水泄不通。

王沛中笑说:「像台北。」

周振星说:「像香港。」

「三年间这里会更挤逼,」王沛中惋惜地说。

「都是你们台湾人,炒高了地皮,现在百物腾贵。」

「好像是香港人先看中温哥华。」

「才怪,今年统计,过去十二个月,台湾移民比香港多一倍,向钱看的资本主义国家当然食髓知味。」

两个年轻人只不过言若有憾。

王沛中打趣未婚妻:「姐姐来了,不怕失宠?」

振星由衷地说:「受宠廿二年,也该与姐姐分享福份了。」

「振星,你就是这点好。」

「啐,我优点多着呢。」

「那日伯母向我暗示,希望我俩多生几个孩子。」.

「是,妈讲得再明白没有,早结婚,早有家庭,添三两个孩子,然後随便我们干什麽。」

「通常只有男方家长才会有类此要求。」

「可是你看姐姐,一辈子奉献给天主,她是不会有後的了,父母便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自十五六岁开始,妈便游说我做传统家庭妇女:振星,文凭只是用来防身用,一个人到头来不过三餐一宿,何必飞得那麽高那麽辽。」

沛中笑,「但伯母本身是个成名人物。」

「母亲大概是飞得累了。」

沛中搔搔头皮,「我是想飞飞不起来。」

「鸭嘴兽怎麽飞,树熊怎麽飞,食蚁兽怎麽飞?」

「你说谁?」

「我在说狗熊。」

这种无聊肉麻的对白持续了个多小时,两人情深款款,四目交投,无比喜悦,自得其乐。

然後到朋友家去坐了一会儿,看部电影,已是午夜。

拨电话给母亲,纪月琼说:「婵新睡了,我们也正打算回家,你不必再来,明日请早。」

「爸可累?」

「半昏迷。」

他老人家终於松弛下来。

周婵新三日後出院,身体异常虚弱。

王沛中替她借来一辆电动轮椅,婵新不用的时候,是振星坐在上头满屋乱转。

纪月琼恼怒地说:「振星,你从小是只猢狲。」

振星扮个鬼脸,「我要是狒狒,家里更热闹。」

周舜昆放下报纸,「别说她,还指望她不日带几只小猴子来呢。」

婵新一直微笑。

这几日她穿着振星的衣服,休息过後,神清气朗。完全是周家一分子。

纪月琼忽然说:「婵新,你不要走,岂不是好,」

婵新失笑,「我在神前有誓愿。」

「那固然是你天父,但是你地上的父也需要你。」

「我会常来探访父亲。」

纪月琼叹口气:,「也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振星间:「婵新,你何故失踪综十年?」

「振星!」纪月琼抗议,「你别想问就问好不好。」

却不妨婵新即时回答妹妹「彼时我有点误会,我未有能力了解大人的苦衷。」

振星说:「你认为爸爸是坏人。」

「没错。」

纪月琼摇摇头笑,「倒底是两姐妹。」

她俩十分亲厚。

婵新并无高高在上,表示你俗我清,她非常随和可亲。

对於世俗事也十分感到兴趣,不耻下问,由振星一一解答。

振星不解,「你为何要知道口红胭脂的潮流及售价?」

婵新微笑,「那麽,劝年轻教友不要浓妆时可与她们作出合理讨论。」

「呵,你不想盲目反对任何事。」

「你把我讲得太好了。」

「你这态度像我妈妈。」

「我的榜样是我天父。」

「说来听听。」

「耶稣入世,替门徒洗脚,又为大麻疯治病,耶稣慈悲,对来人说:谁若无罪,便掷第一块石头,他并非高高在上。」

振星凝视姐姐,「你一定要走?」

「我属於我的教会,教会调派我在中国N镇工作,此刻我请病假,痊愈後即需前去履行职务。」

「叫他们把你调到温哥华。」

婵新笑不可仰。

「嘿,在温埠光是处理青少年问题就够你瞧的。」

「那当然,没有一个职位更轻松。」

「我们姐妹你陪我我陪你,多好。」

「振星,我真喜欢你。」

「婵新,我也是。」

振星比姐姐高半个头,把她紧紧拥怀中,叫地透不过气来。

她帮她修头发,帮她护理皮肤,替她重置简单暖和的冬衣好让她再度前往中国。

「妈,统统是凯斯咪,可是别告诉她,怕她拒绝。」

「振星,这些衣物太名贵了,我亦知道行情,你切勿为我小题大做。」

婵新也会陪振星去挑新娘花束。

她耐心坐轮椅上看振星为如此小事踌躇不决。

花店服务员态度良好,从冰箱里取出各式花版。

「婵新,你说哪种好?」

「我毫无经验。」

修女当然应该如此说,振星大笑。

婵新轻轻吟道:「你是沙仑的玫瑰花,你是谷中的百合花。」

振星眼前一亮,「我知道了,栀子花。」

店员松口气,「是,周小姐。」

可是振星又犹疑了,「抑或,茶花?」

「周小姐,五月份才作决定未迟。」

嘉汀妮亚亦抑或凯米莉亚?

婵新说:「我肚子饿了。」

真是,修女也是人。

振星把姐姐带去吃意大利菜。

她想说,教皇未必有如此口福,可是怕婵新不高兴。

振星说:「我到过梵蒂岗,那年十七岁,暑假,我特地去看米开兰基罗真迹,他并非我最心爱艺术家,但到了西西庭教堂,还是感动得几乎落泪,为着想看清楚天花板壁画上帝创造亚当,我躺到地上,结果和尚前来干涉,叫我站起来。」

「你喜欢哪个画家?」

「我不介意家中图画室内有一幅梦纳的荷花池。」

「是,」婵新颔首,「该人作品本应作此用。」

振星嘻嘻笑,「我俩心意相通。」

「五月做新娘天气好。」

「要不就四月,一年只得这两个月。」

「嫁出去之後,记得时时与父亲来往。」

「我可能随王沛中赴美一段时期,他需到纽约实习。」

「那父亲可要寂寞了。」

振星悻悻然,「婵新你听你那红十字会调查员口吻,十年不见,一见面就批评姐妹做得不周倒,那麽,你来呀,你为什麽不示范如何做一个孝顺女儿?嘴巴长在脸上,有时也要用来说说自己。」

婵新黯然。

振星又不忍,「算了算了,你去服侍天父吧。」

「世事古难全,千里共婵娟。」

振星听了颇乐,没想到修女铁莉莎也爱掉书包,且同周振星一样,似是而非的时候居多。

回程中振星缠住婵新问她入教过程。

「很自然,就像你我进大学一般。」

「那时一定有人追求你吧。」

婵新哑然失笑,「那同入教会有何关系?」

「你不想组织家庭吗?」

「教会本身是个大家庭。」

「是因为某件伤心事吗?」

「振星,我千思万想都猜不到你会这麽可爱。」

振星睨着姐姐,「这是褒是贬?这是婉转地取笑我幼稚吧。」

「家母去世,是我一生中最伤心的事。」

振星耸然动容:「听说女儿们最难承受这一件,你看我,同母亲感情多好,我真怕那一天,妈妈说她也怕离开我之後像我这样蠹人会吃亏。」

婵新又忍不住笑,「那一天你都八十岁了,你子孙曾孙玄孙会照顾你。」

「孩子们靠得住吗?」

「哦.只有上帝是永久的磐石。」

「好端端又说起教来。」

「这是我真实观感。」

「你们母女可相爱?」

婵新忽然沉默。

「你们准不准留着旧时照片?」

「教会不是黑社会。」

「听说此刻修女可以保留自己姓名。」

「消息很灵通呀。」

婵新自行李袋内取一只小小银相框,递给振星。

振星一看,照片里三个人,婵新那时约七八岁,十分可爱,脸盘五官同她母亲宛如一个印子印出来,她的父亲亦即是振星的父亲,彼时当然年轻俊朗。

真可惜,这是个破碎家庭。

「他们天天吵?」

婵新答:「在我记忆中是。」

「为什麽?」

「双方均不肯忍让。」

「是爱得不够吧。」

「环境也很逼人。」

「他们打败仗。」振星唏嘘。

「那个年代,婚姻失败对女方的打击比较大。」

「嗳,我听说有人封建盲目地把离婚女子四个字当诋毁语用。」

「家母决定带着我远走他方,碰巧有亲戚在轮敦做生意,我们便前去投靠,稍後父亲搞的建筑生意也略有起色,他在物质上很照顾我俩,我们母女不致於很吃苦。」

「你为什麽不到我们家来住?」

「父亲又结婚了,且生下你,家庭十分完整,我不想做不速之客。」

振星没好气,「现在又来?」

「此刻事过情迁,」婵新笑,「无後顾之忧。」

振星说,「现在我很明白什麽叫做哀乐中年,你看我爸,生活总算安定下来,又为往事神伤,唉,做人不易。」

婵新故意上下打量妹妹,然後说:「我看做你并不难。」

振星气结。

振星的童年相当寂寞,父母都是事业派,她由保母照顾,她记得三两岁时最怕爸爸去上班以及妈妈晚间有应酬,一看见爸妈打扮妥当预备出门她便大哭。

又没有同龄淘伴,直到三岁上幼儿班才略觉人生乐趣,那时周振星的拿手好戏是把同学一掌推开。

纪月琼说,「哗,亢龙有悔。」

为此老师抗议多次。

纪月琼一直疑惑,「一定是遗传,可是像谁呢.莫非是远房的叔祖。」

长话短说,周振星要到今天才知道有个谈得来的姐妹是多麽兴奋之事。

因血浓於水,无话不说,听了也不恼。

故每隔三两小时地便说:「婵新,不要走。」

「噫,不是与你说过了吗?」

「又不是钉十字架,找不到替身,非耶稣不可,你让教会为你找替工呀。」

「振星你说话真的一句是一句。」

「我有一句说一句。」

「对外人也这样吗?」

振星微微一笑,「我并不傻,我的辞览里也充满了可能大概要不然也许或者等等等等,我不说不,也不说是,人永远抓不到我的小辫子。」

「那我比较放心。」

「咦,修女不是有话直说的人吗?」

「修女也不是傻瓜。」

姐妹笑得弯腰。

周氏夫妇诧异。

这间屋子里从来未试过有这麽多的欢笑。

振星说:「这是回光返照哪,真可怕,稍後我同你都要离开这个家。」

纪月琼捧着头说:「我没好好教你妹妹中文,这是报应,不久她就要祝这个家病入膏肓,及早登极乐,振星,我想重头教你读成语故事。」

这番话其实很愁苦,不知怎地,周舜昆却笑得落下泪来。

那一晚,振星向婵新透露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实我大约会写一两百个中文字。」

「为什麽要隐瞒事实?」婵新大奇。

「那时我十二一岁,心想,说学会了,妈妈势必叫老师教新功课,说不会,什麽事都没有,便一直说不会。」

婵新不信有这样的奇事,「你为什麽不喜欢中文?」

「多难写,多难读,要学的功课那麽多,总得随便牺牲一样,只有它不是学校规定的科目。」振星耸耸肩。

过半晌,振星又问:「是不是很糟糕?」

婵新一贯中立、开明,「你有选择的自由。」

「倒底是华人哪。」振星吐吐舌头。

「不,你是加拿大人,若用这个角落看事,可比较明朗简单。」

婵新康复情形良好。

教会一直与她有联络,每次有文件寄到,她均详细阅读,书面回覆。

周舜昆解嘲地同妻子说:「同在任何大机构办事没有两样嘛,有福利,有病假,亦有升职机会,只不过公司规定职员不准结婚而已。」

纪月琼不便说什麽。

「下个月她就要回去了。」

那是他的长女,她出生时他才廿六岁,年轻的父亲,得知孩子出生,自建筑地盘一口气赶回去,看到那幼小的婴儿涨红着面孔正在啼哭,他抱起她,她睁开眼睛看着父亲,蓦然静下来。

那一募,彷佛只发全在几个月前。

「我相信以後婵新会常常回来。」

「怜悯世人比原谅父亲容易。」

「周某.你太同情你自己了。」

这个时候,两姐妹正坐在公园长机上喂野鸭。

振星一贯兴致高涨,替姐姐拍照,架起三脚架.又二人一齐拍,一边絮絮讲起那架照相机来历,不外是哪一年向父亲勒索成功的战利品。;

然後她发觉婵新沉默了。

一定是离愁,她想。

再过一会儿,婵新把着妹妹的手臂说:「振星,我有点不舒服。」

「为什麽不早说,我们马上回去。」.

「我见你玩得那麽高兴。」

「我天天都高兴,来,我扶你到停车场。」

婵新一站起来,就想呕吐。

振星连忙掏出帕子捂住她的嘴,她吐了几口,像是比较舒服,靠在振星肩膀上。

振星嘀咕,「今早还是好好的!」她忽然看到帕子上一片殷红,吐出来统是鲜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生活之旅最新章节 | 生活之旅全文阅读 | 生活之旅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