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再见 第二章 作者 : 亦舒

父女叫了计程车赴公寓休息。;;

李育台着女儿梳洗,他打了几个电话。;;

纪元问:“我们在全世界都有一个家吗?”;;

李育台笑,“全世界是一个很大的地方,不不不,我们只在轮敦与温哥华还有公寓房子。”;;

“纽约呢?”;;

“纽约没有。”;;

“巴黎呢?”;;

“巴黎也没有。”;;

“那真不算什么。”;;

“是,说得对,真不算什么。”;;

纪元很遗憾,“而你已经退休,再也赚不到钱了。”;;

李育台笑,“完全正确。”;;

傍晚,他带女儿与远房亲戚吃饭,一桌均是七八十岁长者,连李育台都变成年轻人,他们风趣、智慧,已经到了挥洒自如的阶段,置生死于度外。;;

育台愿意向他们学习。;;

饭余大家喝茶聊天。;;

他的表叔公过来说:“育台,仍然悲伤?”;;

育台点点头。;;

“人生不如意事,的确不止八九。”;;

“家父时常吟哦的一句话,叫作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那就要看一个人的人生观了,你是乐观,还是悲观?你是否懂得随遇而安的艺术?你是否做得到逆来顺受,自得其乐?”;;

“我愿意学习。”;;

“育台,你看见这个月亮没有?照了世人亿万年,照尽人间事,却尚能维持晶莹皎洁,多么难得。”;;

“是。;;

“你还需看小纪元长大成人呢。”;;

“是,好长的一条路。”;;

“上帝会替你安排伴侣。”;;

李育台连忙摇头摆手。;;

“怎么,”八十七岁的表叔公笑问,“你以为你的一生已经完结?”;;

李育台不语。;;

“还早着呢。”表叔公拍拍他的肩膀。;;

育台微微笑,“我怕叫雅正久等,我愿意早些去与她相见。”;;

表叔公摇摇头,“在她那里,时间与我们不同,人间数十年,只是刹那。”;;

育台抬起头,“表叔公,你的话如智珠。”;;

老人凝视他,“你听得进去吗?”;;

育台回答:“我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要太沉迷自怨自艾自怜。”;;

育台只得答应,一眼看过去,只见小纪元在那里啖榴裢,吃得津津有味。;;

行万里路自有它的好处,书本上的知识是平面的,不比亲身体验。;;

父女返到家中。;;

他问女儿:“还高兴吗?”;;

“过得去,爸,与你在一起真是好。”;;

李育台说:“彼此彼此。”;;

公寓底层有一个室内泳池,清晨,育台趁女儿熟睡,留下字条,到楼下游泳。;;

这些年来,他被工作训练得每日睡五六小时即够,否则工夫便赶不出来。;;

享福也是习惯,需要时间培养。;;

诺大泳池只有他一个人。;;

当初看房子的时候,雅正说:“这敢情好,纪元可以在这里学游泳。”;;

楼价不便宜,他们挑了个最小的一房单位。;;

他怕女儿挂念,二十分钟后匆匆离水披上毛巾衣上楼。甫走进出路,见有人推门进来。;;

抬起头,一怔,来人是名少妇,好面善,她比他还要先点头。;;

在清晨的阳光下看,她又不是那么像雅正了,可是两人同样不愿挺直腰板,有双臂抱在胸前的习惯。;;

没想到住在同一层公寓里那么凑巧。;;

颔首后他回到楼上。;;

纪元还没睡醒。;;

孩子到底是孩子,再不快乐仍然爱吃,再失声痛哭也能怞噎着入眠。;;

公寓还是由雅正装饰的,简单实用的家具、厨房用具应有尽有。;;

育台过去看纪元,长长手长长腿,早不是一个婴儿,已是一个小女孩了。;;

雅正仍然时时抱她,在家总是拥在怀中,时时一起看纪元刚出生时的照片。;;

女儿一直是雅正最佳模特儿。;;

纪元醒了。;;

她说:“爸爸我听见你启门出去,那时是六时三刻,可是我知道你会回来,所以我继续睡。”;;

“我当然会回来。”;;

纪元忽然害怕了,“要是万一不回来了呢?”;;

“不会的,我一定会回来。”;;

“万一万一万一呢?”;;

“那以后我们父女形影不离好了。”;;

纪元紧紧拥抱父亲。;;

下午他们去逛印度街,又去牛车水,最后在莱佛士酒店喝咖啡。;;

这时已有朋友风闻李育台到了狮城,打电话来约会,育台并不想拒人千里,于是约好一起吃饭。;;

最先到的是老同学施启扬,他在国立大学做得颇有地位,但一见面便说:“育台,发了财也不提携我们,”口气不像教育界人士倒像生意人。;;

育台笑道:“施何必曰利,别来无恙乎?”;;

“我与风芝已经离婚。”口气十分豁达,实事求是,几乎有点愉快。;;

育台却大吃一惊,瞪着施启扬不放。;;

“育台,你这是干么,我脸上开了花?”;;

不,可是施启扬在大学里追求于风芝的情形尚历历在目,他怎么样起早落夜跑到于家楼下去等,凤芝与表哥去跳舞害得他哀哀痛哭……;;

忽然分手了。;;

施启扬嗟叹一声,搓着手,“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育台问:“你们结婚有多久?”;;

“六七年吧,”仍然十分轻松,“她一直不习惯星洲生活,此刻已回香港。”;;

雅正很喜欢凤芝,曾为她移居星洲而惆怅过一阵子。;;

施启扬说下去:“大家都认为分了手只有更加轻松,自此男婚女嫁,互不相干。”;;

“可是当初——”;;

“现在是现在,育台,我们生活在现时。”;;

朋友陆续来了。;;

小纪元一贯得到额外的注意,众父兄叔伯均向她问好,可是夹杂在成年人当中,她难免觉得寂寞。;;

育台忽然想起那位不知名少妇带着的男童来,他的年龄与纪元相仿,他们应当有话好说。;;

上头盘时纪元已经不耐烦,她悄悄同父亲说:“我出去走走。”;;

“别离开这一层楼。”;;

“知道了。”;;

“十五分钟回来。”;;

纪元笑笑。;;

她这一走去了近三十分钟,育台有点坐立不安,主菜吃不下,借点意思,出去找女儿。;;

心头十分焦急,所有意外均是一疏忽造成,不会有什么闪失吧。;;

一出走廊,看到纪元坐在楼梯口与一位小朋友在聊天,他放下心。;;

走近了,发觉那位小朋友好不脸熟。;;

“啊,是你。”;;

小朋友也讶异,“你是在飞机场为我们拿行李的叔叔。”;;

“请问你的名字是——”;;

纪元说:“他叫黄主文。”;;

“你好,很高兴再见到你。”;;

纪元又说:“他与母亲在这间酒店里喝喜酒。”;;

两个孩子开小差出来走走无意中碰上了。;;

“爸,我们吃完没有?”;;

“大概还需半个小时。”;;

“我与黄主文在这里等。”;;

“别走开。”;;

“主文妈妈也是这么说。”;;

呵那位少妇。;;

育台回到宴会厅去应酬。;;

饭局一结束他就告辞。;;

接女儿时看到她孑然一人。;;

“黄主文呢?”;;

“被妈妈接走了。”;;

“他父亲呢?”;;

“他没有父亲。”;;

育台一怔,“那是什么意思?”;;

“他生长在单亲家庭,自幼没见过父亲。”;;

“你们谈了那么多?”;;

“我们坐在外头差不多一个小时。”纪元表示遗憾。;;

“来,回去吧。”;;

“这是黄主文的电话号码。”;;

“我们不再应酬,明天我们到槟南去看风景。”;;

“名信片寄出没有?”;;

“全部办妥,你放心可也。”;;

“我已经想念嘉敏嘉华。”;;

“等你连吴瑶瑶都怀念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家了。”;;

“永不。”;;

“很好。”;;

在槟南,一朝醒来,已是九时三十分。;;

李育台十分高兴,这真是一项大跃进,终于向睡懒觉迈出第一步。;;

那一天,摄影集这样说:“纪元,无论你今天打算做些什么,我想你高兴,现在,我要向所有冬季的衣服告别,我想今冬已经用不着它们。”;;

那些衣服,至今还挂在衣橱里,将来,等纪元来处置,待纪元十三四岁时,应知道该把它们怎么办。;;

他与女儿在椰林下皎洁的沙滩漫步。;;

纪元忽然这样说:“热带没有冬季。”;;

“知道何故吗?”;;

“无论地球如何转,太阳四季都照射在赤道附近。”;;

“这是长春不老之地。”;;

“人能够不老吗?”;;

“当然不行。”;;

“等我长大了,我可以穿妈妈的衣服。”;;

“也许式样已经不流行了。”;;

“没有关系,我不理那些。”;;

“我记得你最喜欢一件丝绒裙子。”;;

“是,把脸孵在里头很舒服。”;;

一下子从沙滩一头走到另一头,天边新月是淡淡一个影子,育台抬起头,雅正,是你在看我们吗,雅正,是你吗?;;

他与纪元走回旅舍。;;

生活在真实世界里,脏衣服一下子堆积如山,牙膏肥皂很快用光,吹风机坏了,头发还湿漉漉,还有,纪元晚上不住醒来打扰父亲睡眠。;;

忙张罗,育台累得喉咙痛。;;

一一克服之后,他们又要上路了。;;

马不停蹄可以少些心事?也不见得,父女同时发觉这些年生活百般称心,完全是因为有名能干的主妇持家。;;

雅正且是城内闻名的艺术家。;;

工作有成绩的女子很多,可是很少肯同时花那么多时间在家上,令家人舒服。;;

纪元说:“妈妈亲手带大我。”;;

是,低着头一边微笑一边育婴一边又不忘工作。;;

纪元说:“一定很辛苦。”;;

纪元自幼很有性格,延至两岁三个月才完全不用喂半夜那一顿,到了后期,甚为无耻,清晨三时半育台朦朦醒来,发觉厨房有灯,跑近一看,见到小小纪元坐在桌前大嚼饼干牛女乃,像大人吃宵夜一样。;;

雅正当然在一角陪她。;;

然后到了三岁还一句话不会说,需要表达意见时又十分急躁,“这,”李育台曾歉意地同妻子说,“大概都像我。”;;

勇于认错,可是所有责任仍在雅正身上。;;

到了飞机场,正把行李送入关,纪元发觉有一只皮球滚到脚跟,她抬起它,想物归原主,一个长得比她还高的女孩子走过来,呀呀作声。;;

纪元怔住,将皮球交还,那女孩由家长领着道谢走开。;;

那是一个低能儿,纪元凝视她的背影。;;

李育台拍拍女儿肩膀。;;

没想到纪元说:“看上去她比我快乐。”;;

“或许是,但是她的家人多么担心,你总不能把快乐寄托在他人痛苦上。”;;

在飞机上,纪元忽然说:“不知现在,同学在上什么课?”;;

李育台笑了,“是呀,不知这一刻,你陈叔叔在与哪个业主纠缠。”;;

纪元笑了,就在这时刻,有人月兑口叫她:“李纪元。”;;

父女同时抬头看去。;;

“咦,是黄主文,”纪元挥挥手,“你好,”转过头来,“爸爸我过去说句话。”;;

李育台颔首。;;

那男孩子也离座,陪纪元走到空处谈话。;;

他母亲正在看书,不打算与人打招呼。;;

李育台也乐得闭目冥恩。;;

这一程飞行比较长,纪元能有个伴,也是好的。;;

小朋友特别渴望有伴侣,纪元小时候,只要有同龄小孩陪她玩,就算欺侮她,也心甘情愿。;;

雅正一直没有怀第二个孩子,她成为女儿惟一的玩伴。;;

除出吃饭的时候,纪元并没有回到座位里来。;;

李育台第一次发觉女儿与小朋友可以谈得那样投机。;;

其实他愿意坐到那位女士身边去,让两个孩子并排坐,可是他没有心情交际应酬:女士贵姓?那是你的孩子?几岁?你们往何处?今天天气真好……;;

凡是问题,都侵犯他人私隐,李育台怕人家发问,故此他也不会提出问题。;;

雅正曾经说:“我丝毫没有打算与纪元同学的父母做朋友。”;;

其他家长却过分热情,动辄拨电话到他们家来。;;

育台曾经纳罕,“他们在何处得到号码?”;;

雅正没好气答:“校方把所有同班学生家中电话印在一张纸上派发。”;;

“他们有权那样做吗?”;;

“谁敢投诉,打老鼠要忌着玉瓶儿。”;;

所以任何一名小学教师都可以把家长支使得团团转。;;

李育台听见耳畔有小小声音说:“他睡着了。”;;

又有纪元的注解:“这一年他睡得很少,别吵他。”;;

这样体贴,李育台不禁感动起来。;;

直到飞机降落,那位女士都没有打扰他。;;

纪元问:“我们到轮敦了?”;;

“是,你四岁来过一次,还记得否?”;;

“有一间圣彼得大教堂。”;;

“就是它了。”;;

“那时妈妈在我身边吧?”;;

“寸步不离。”;;

过海关时那位女士排在他们前边不远之处,穿着米色针织套装,育台记得雅正说过,乘飞机至好穿那个,不会皱。;;

他们母子持护照,很快过关。;;

在行车轮盘附近李育台特别留意那两母子,可惜不见人。;;

他随口问:“纪元你同黄主文说些什么?”;;

“我们交换身世,谈到个人兴趣,近况以及将来。”;;

那等于是无话不说了。;;

“他好像很成熟。”;;

“大我半年,比我懂很多。”纪元对新朋友很满意。;;

“他怎么没有上学?”;;

“他在家中读书,由母亲与舅舅教他,功课很好,他说在美国,许多家长嫌学校繁文缛节多多,师资低落,班房太挤,教材古旧,政府也允许家长自己来。”;;

半晌李育台问:“他们住美国何处?”;;

“长岛。”;;

“他母亲干何种职业?”;;

“她是一名作家。”;;

“真的吗?”李育台有点意外,“那多好。”;;

一出飞机场他便看到阮世芳。;;

世芳与他拥抱,又与纪元握手。;;

“欢迎欢迎,欢迎到蜗居来小住。”;;

上了世芳的豪华跑车她才说:“我是特地请了半天假来接飞机的。”;;

“世芳,那是令尊的生意。”;;

阮世芳叹息,“都那样说呵,我为公司出了死力,耗尽青春,却无人承认。”;;

“世芳,你太想证明什么了。”;;

阮世芳苦笑。;;

她特地把车子驶进游客区,纪元在后座细观风景,十分享受。;;

忽然她讶异地说:“乞丐!”;;

前座两个大人笑了,纪元总算增广了见识。;;

世芳的家在沙里住宅区,一亩地,六只狗,三个工人,纪元一见那一堆犬只,立刻高兴地混到它们当中。;;

世芳远远看着纪元,感慨地说:“差一点点,她就是我的孩子。”;;

育台有点不好意思。;;

“育台,当年我真应该嫁给你。”;;

“我怎么敢高攀。”;;

“这句话真坑了我一辈子。”;;

“你是马来亚锡王阮庆京的女儿,剑桥法律系高材生,人又长得美,我一直只敢远远欣赏。”;;

“育台,我只爱过你一个人。”;;

李育台问:“还有无黄瓜三文治?”;;

“你一直没向我求婚。”世芳不愿转变话题。;;

育台摊摊手。;;

“是我没有福气。”;;

育台苦笑。;;

“你这次来找我,我觉得十分荣幸。”;;

“我确想见见世界各地失散长远的亲友,听听他们对人生宝贵的意见。”;;

世芳笑了,扬一扬长发,“你要听我的心得吗?做人要随缘随意随心。”;;

“要是环境很苦恼呢?”;;

“默默承受。”;;

“真没想到千金小姐也会这么说。”;;

“育台,我承受的压力,非你可以想象。”;;

“你何必一直为身世耿耿于怀。”;;

“你知我是庶出,几个大太太生的兄长当我透明,这种日子我也熬着过。”;;

育台诧异,“至今尚如此?”;;

“直至天长地久。”;;

“我的天。”;;

“我也并无知心朋友,育台,我真高兴你来。”;;

世芳眼神落寞幽怨,看样子并非客套。;;

“世芳,你在此间也算是闻人了,又锦衣美食——”;;

“是呀,可是感情没有寄托,生活无从落墨。”;;

“那么,”育台鼓励她,“结婚吧,生个孩子。”;;

世芳嫣然一笑,“你的口气像极家母。”;;

育台有点尴尬。;;

“可知你也是真的为我着想。”;;

育台点点头。;;

世芳接着说:“好人早逝,育台,你总得把皱着的眉头放开来。”;;

育台随世芳参观大厦,“十二间房间,你轮流往?”房子像建筑文摘中的示范屋。;;

“我不住这里,此处专用来招呼亲友,我自己用市中心一间小公寓,事实上我很少回来。”;;

门外宽大的草地打理得一株杂草也无,像一张碧绿的地毯。;;

世芳忽然问:“记得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吗?”;;

“令堂是我们公司的业主,在她家看到你。”;;

育台的记忆一丝不乱。;;

“我连忙出去打听你这个人,他们都说,世芳,他喜欢艺术家,几个女朋友不是画家就是小提琴家,你跟着父兄叔伯做家属生意,不是他那类型。”;;

这话育台还是第一次听到,讶异地问:“他们说,他们是谁?”;;

“当然是与你相熟的一帮人。”;;

育台不语。;;

他忽然牵挂孩子,“纪元呢,纪元在什么地方?”;;

世芳吩咐佣人去把她找回来。;;

不到一刻纪元兴奋地出现,“爸爸,回到家我也要养一条西班牙猎犬。”;;

育台忽然想起来,雅正曾经说过:“纪元是独生儿,十分寂寞,我欠她一条狗,如果她恳求我,我会替她找只好狗。”;;

于是他答:“那你得亲手照顾它。”;;

世芳在一旁微笑,“你们梳洗休息吧,晚饭时候见。”;;

纪元看着她背影,“世芳阿姨既富有又美丽,人又和蔼可亲。”;;

育台说:“你讲得再正确没有。”;;

他现在是个亲力亲为的父亲,帮纪元洗头沐浴更衣,小孩累了,在大床上熟睡。;;

管家来传他晚膳。;;

世芳笑道:“不如我们到市区享受一下夜生活。”;;

育台温和地说:“我怕孩子醒了要找我。”;;

世芳只得颔首,“这是真的。”;;

他与她对坐着吃了顿淡而无味的西菜。;;

因是老朋友了,世芳忽然说:“育台,我在你心中有无位置?”;;

育台答:“我永远记得你的盛情。”;;

“你知道我是爱你的,育台。”;;

“世芳,我不得不同你说老实话,我与你是两个世界里的人,走不到一起。”;;

“我现在也不是少女时期那个不谙世事的阮世芳了。”;;

育台笑,“是,好多了,自三十间寝室的大厦搬到十二间寝室的屋子,的确与现实世界比较接近了。”;;

世芳微愠,“你不远千里而来,就是为着取笑我?”;;

“是的,”育台握住她的手,“你助我减低心底苦楚,你是我益友。”;;

“你当心我真的去嫁人。”;;

“我衷心祝你嫁得好。”;;

世芳没好气,正想抗议几句,忽闻身后轻轻地一声咳嗽声,转过头去,看见纪元一脸笑容站在那里。;;

“过来,纪元,来吃覆盆子冰淇淋,”她让她坐在身边,对育台说,“纪元真是可爱。”;;

李育台微笑,阮世芳当然比一般小学教师懂得欣赏潜质。;;

“把纪元留在我这里,由我照顾她,我替她找私立学校,请专人教法文网球小提琴,然后到剑桥升学。”;;

换言之,那会是一个小小的阮世芳。;;

纪元立刻说:“我要跟我爸爸在一起。”;;

阮世芳黯然道:“你说得对,当然你要陪着父亲。”;;

育台意外,“她陪我?”;;

“呵,你以为是你陪她?”;;

电光石火之间,李育台恍然大悟,他看着女儿,只见纪元以嘉许目光赠予世芳阿姨,表示她所说完全正确。;;

李育台感慨万千。;;

他们在大宅里住了五天,并不是每天可以见到阮世芳,她有一天飞到巴黎,又另一日在日内瓦,但是李氏父女并不寂寞,他俩到河边垂钓,参观乡镇市集,逛古玩店。;;

李育台渐渐耽于逸乐,他诧异时间原来如此容易过,看张报纸喝杯茶数数白云便到黄昏,在办公室,开三个会,挨得腰酸背痛还未到下午。;;

连小小纪元也有同感,她说:“学校每天八节课,一直盼打钟,只有下课钟可以救我们,一天长得不得了,可是你看现在。”;;

主要因为睡到上午十时才起床。;;

纪元每天黄昏都讲二十分钟电话,做父亲的忽然好奇,问说:“你同谁聊得那么起劲?”;;

“黄主文。”;;

是那个孩子,“没想到短短时间你们已经成为好朋友了。”;;

“我们有共同点。”;;

“真的?那是什么?”;;

“我们都比较寂寞。”;;

“他母亲不是一直与他做伴吗?”;;

“她是个职业写作人,每天工作时间很长,很少有空与他交谈,或者整天忙着读资料,半日也不出书房。”;;

“呵,那他一个人干什么?”;;

“阅读、与电脑下棋、玩填字游戏。”;;

“那真是寂寞。”;;

“他还喜欢游泳与篮球。”;;

李育台问:“他现住何处?约他一起放风筝。”;;

“他要陪妈妈,不会一个人出来,他们住肯盛顿朋友家。”;;

呵,两个孩子均有苦差。;;

纪元忽然试探说:“或许,可以约他妈妈一起出来。”;;

“不,千万不要去打扰人家。”;;

纪元有点遗憾,“我一直想知道一个作家如何工作,还有,一本书如何写出来。”;;

“我也想知道,过程一定神秘。”;;

父女俩笑了。;;

他们一起去看苏格兰土风舞表演。;;

纪元问:“他们有穿裤子吗?”;;

“你去看看。”;;

纪元去打了个转,回来报告:“有,裙内有短裤。”;;

他们又到大英博物馆参观东方文物部,纪元对那百来具木乃伊感到兴奋。;;

想参观白金汉宫时买不到票子,纪元安慰父亲:“我猜装潢也不会比世芳阿姨的家更美丽。”;;

世芳知道了,笑得弯腰。;;

然后,他们要告辞了。;;

世芳说:“你们父女这次游遍世界,是为着寻找生活的真谛吧?”;;

育台欠欠身子,“又被冰雪聪明的你猜到了。”;;

世芳说:“在我眼中,你们不是不幸福的。”;;

“啊谢谢你世芳。”;;

“育台,请记住世事古难全。”;;

李育台微笑,“世芳,我们千里共婵娟。”;;

纪元问:“婵娟,那是什么?”;;

“在此处做月亮解。”;;

纪元恍然大悟,“呵,大家同看着一个月亮,也就等于见面了。”;;

仍然由阮世芳亲自驾车送他们到飞机场。;;

“可惜动物园已经关闭。”;;

纪元说:“我不喜欢看动物园内的动物。”;;

“当然,纪元,那其实是至为残忍的禁锢。”;;

“我与妈妈也不喜欢马戏团。”;;

世芳笑笑,“你母亲说得很对,”她转头同李育台说,“你看我天天化好妆穿了高跟鞋去上班,像不像马戏班生涯。”;;

育台答:“整个世界其实就是个马戏团,永远不乏小丑演出,又少不了怪胎:什么胡须美女、连体人、还有人面兽心、狼狈为奸……”;;

世芳笑,“纪元听了我们这等悲愤的言论,不知会不会有不良影响。”;;

李育台答:“叫孩子早些了解世情,也是好的。”;;

世芳无奈笑,“社会教育越早开始越上算。”;;

她顺手取过一卷录音带,放进汽车录音机里。;;

李育台听到的是一种地方戏曲,以及两句歌词:“无限悲愤何处诉,无限欢喜化成灰。”;;

他十分震惊,没想到陌生的曲词会把他此刻的心情形容得如此贴切。;;

他月兑口问:“这人是谁?”;;

世芳笑笑答:“是我国爱情神话中的主人翁梁山伯。”;;

呵。;;

这时,车子已驶抵飞机场。;;

他与世芳道别,一手提行李,一手拖着女儿进驿站。;;

李育台是那种少数觉得女子与孩子是需要被照顾爱护的男人,他看到后边有一部车子停下来,车里两位女士打开行李箱,他便叫力夫上前帮忙。;;

那两位女士抬起头来笑了。;;

他认得其中一位是黄主文的母亲。;;

他朝她点头。;;

那少妇也讶异,他与她出现的时间何其配合,比预先约定还要神奇。;;

育台没有时间打招呼,连忙把女儿与行李带进飞机场。;;

今日有五十多班飞机,李育台不相信她会同他坐在同一班飞机上。;;

纪元问:“爸,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你的小朋友黄主文在哪里。”;;

“呵,他要留下来考一个钢琴试,后天才与母亲会合。”;;

“他母亲去何处?”;;

“意大利。;;

李育台颔首:“我们改天也去意大利逛。”;;

下一站,他们先去纽约。;;

他同女儿说:“你的钢琴已学至五级,缘何放弃?”;;

纪元答:“我没有兴趣,妈妈说如果不发自内心,弹出来的不过是机械之声,没有感情,她准我罢学。”;;

“你妈妈最纵容你。”;;

“妈妈说人健康快乐足够。”;;

“你看你,完全不懂得守规矩。”;;

纪元也很为自己担心,“我在想,我将如何长大呢?”;;

“放心,毋须很用力,眨眼间你已经成年。”;;

纪元说:“可是现在这样逐日逐日挨,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听听这不知足的腔调,环游世界,叫捱日子?”李育台佯装悻悻然。;;

“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纪元连忙否认,随即觉得自己越描越黑,故噤声。;;

可是她父亲随即搔头皮,“我也是,只觉得再快乐的快乐也不甚快乐,什么都索然无味,开水不觉烫,冰水不觉冻。”;;

纪元起劲地点头,“就是那个意思。”;;

李育台叹口气,“因为你妈妈不在了。”;;

“是的。”小纪元豆大眼泪落下来。;;

“你妈妈的摄影集有一个目的。”;;

纪元抬起头来。;;

“妈妈想教我们如何说再见。”;;

纪元呜咽道:“我不想说再见。”;;

“我们一定要,而且,她已经走了。”;;

纪元号陶大哭起来。;;

纪元那种孩子特有的原始的悲伤真令李育台心碎。;;

他喃喃道:“对不起,纪元,爸爸帮不到你,爸爸爱莫能助,爸爸只能看着你伤心。”;;

纪元哽咽,“那不是你的错。”;;

“不是我的错?那为什么我一直那么内疚?”李育台不能释然,“为何我耿耿于怀?”;;

父女在飞机上再也没有谈这个题目。;;

他们下棋,之后又玩扑克。;;

旅游生涯最大好处是永远要赶飞机,没有事也像煞有介事。;;

之后纪元与父亲讨论,是否该把辫子剪掉。;;

李育台躺着想:“再过几年,与她谈这些琐事的将会是她的男友。”;;

他情愿这样,他迫切地希望纪元快速长大,有自己的生活,淡忘母亲。;;

他盼望纪元快快与童年说再见,因为她已注定有一个不愉快的童年。;;

至于他,他永远要与雅正说再见。;;

“雅正,”他说,“我觉得糟极了,我希望纪元成年后我可以快些前来与你会合。”;;

这次他在飞机上喝得比较多。;;

睡了一觉,降落地面时由待应生推醒。;;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如何说再见最新章节 | 如何说再见全文阅读 | 如何说再见TXT下载